清明节后,春和景明,台湾新北市坪林区的茶农陆续开采春茶,开启“茶乡”的一年之计。
身为“台二代”,她深受父亲的影响,对祖国满怀深情,矢志报效家乡;身为福州市台协会的“领头羊”,她积极搭建两岸沟通交流的桥梁,让更多台胞台企融入福州、扎根福州——
人勤春来早,正月十五刚过,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福建,从城市到农村,处处都有台胞忙碌的身影。
平潭促进闽台农业融合,越来越多优质涉台农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扎根建宁20多年的台农林秀莹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打造千亩茶花园,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台商卢月香:扎根农村的“微家长”
在台湾长大的陈依媄从未想过,因为一段两岸婚姻,她不仅在福州安了家,还开创了一番“甜蜜”的事业。
算来,赖光毅已“登陆”5年。他扎根福建龙岩漳平市南洋镇暖州村,在20亩田地里勤勤恳恳种植果蔬。
初夏已至,萱草花开。从福建龙岩漳平市市区出发,前往漳平市桂林街道的瑞都村,台农陈庆徽种的上百亩萱草花海就在村间路旁,颇为壮观。山丘下、田地里,桔黄、桔红色的花,嫩绿的叶,成片成片的,在风雨中摇曳,格外娇艳。
来自台湾台中市的黄吉田今年55岁,在台湾一直从事农业种植。二十多年前,他和朋友到广东省考察水果种苗培育市场后,便与朋友一起在大陆合作开办种苗培育场。后因业务需要,辗转至福建省厦门市和漳州市种植水果。
闽台农业交流合作是福建农业的一大特色,也是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
“在网上和粉丝赏兰花、聊兰花,一来二去,顾客越来越多。”在福建漳州的直播间内,台湾农民许传辉一早就摆上几盆兰花,开始“带货”。
日前,连城棒球小镇获批成为省级对台交流基地。交流基地既是当地重要的文化资产,也是两岸同胞融合发展的平台。
北纬23度52分,当台湾日月潭的湖光山色与氤氲茶香在这一坐标相遇,造就了日月潭红茶的美名。
邵武市城郊镇大铺山闽台生态农场,农场负责人、台农陈清淇穿着运动鞋、戴着鸭舌帽行走在田间,时常传出爽朗的笑声,虽已年过花甲,但他仍十分享受农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