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芹山是闽南第一高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在海拔1000多米高、云雾缭绕的大芹山山腰上,一座现代化威士忌酒厂静静矗立,该酒厂为大陆首家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
在福建漳州市东山县的一个村落民宿里,71岁的台胞杨克政端出亲手熬制的酸梅汤,庭院里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木质桌椅上,光影间流转着他跨越海峡的人生故事。
七月的漳浦,暑气蒸腾,在福建漳州的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内,台湾农场主詹畯泽的千亩农场郁郁葱葱、硕果累累,莲雾、凤梨陆续迎来采收季。
上世纪90年代,谢东佑的爷爷谢水雄带着台湾黄金杨桃的嫁接枝条跨海而来,在厦门同安种下第一棵试验苗;父亲谢硕章继承衣钵后,将传统果园转型为集采摘、研学、文创于一体的休闲农场;如今,“新农人”谢东佑接过接力棒,将继续用双手延续着这份“甜蜜事业”。
清明节后,春和景明,台湾新北市坪林区的茶农陆续开采春茶,开启“茶乡”的一年之计。
身为“台二代”,她深受父亲的影响,对祖国满怀深情,矢志报效家乡;身为福州市台协会的“领头羊”,她积极搭建两岸沟通交流的桥梁,让更多台胞台企融入福州、扎根福州——
人勤春来早,正月十五刚过,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福建,从城市到农村,处处都有台胞忙碌的身影。
平潭促进闽台农业融合,越来越多优质涉台农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扎根建宁20多年的台农林秀莹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打造千亩茶花园,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台商卢月香:扎根农村的“微家长”
在台湾长大的陈依媄从未想过,因为一段两岸婚姻,她不仅在福州安了家,还开创了一番“甜蜜”的事业。
算来,赖光毅已“登陆”5年。他扎根福建龙岩漳平市南洋镇暖州村,在20亩田地里勤勤恳恳种植果蔬。
初夏已至,萱草花开。从福建龙岩漳平市市区出发,前往漳平市桂林街道的瑞都村,台农陈庆徽种的上百亩萱草花海就在村间路旁,颇为壮观。山丘下、田地里,桔黄、桔红色的花,嫩绿的叶,成片成片的,在风雨中摇曳,格外娇艳。
来自台湾台中市的黄吉田今年55岁,在台湾一直从事农业种植。二十多年前,他和朋友到广东省考察水果种苗培育市场后,便与朋友一起在大陆合作开办种苗培育场。后因业务需要,辗转至福建省厦门市和漳州市种植水果。
闽台农业交流合作是福建农业的一大特色,也是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