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商在闽

温仁得:台湾水果越来越新鲜

2018-12-25 11:19 福建日报

  温仁得是第一批来到厦门从事两岸水果贸易的台商之一。

  回想起十年前的水果贸易情景,温仁得记忆犹新:“一般是晚上10点左右在台湾装箱,然后通过船运至香港,再从香港转到厦门。‘大三通’前,一箱水果从台湾到厦门,需要五到七天时间。”

  2008年12月“大三通”以后,这种状况得到改变。“同样是晚上10点在台湾装箱,第二天中午就到厦门了。”温仁得说,“大三通”的意义,不仅仅是运输距离的缩短,还在于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08年后,我从台湾运水果过来,都可以走‘绿色通道’,入关时直接进行快速检验检疫,一般来说,中午到的水果,下午三四点就可以在厦门上架。”他说。

  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水果通过厦门运往大陆各省市,往西能到新疆,往北可至漠河。

  在温仁得心中,有两种水果属于这十年来最特殊的记忆:“当时还没有人从台湾运凤梨和释迦来大陆,我刚好认识不少种植这些水果的台农,比如台东的释迦,每年产量不小,质量也很好,但是由于台湾市场小,经常会出现滞销的情况。”于是,温仁得萌生了将释迦、凤梨销到大陆的想法。可是这两种水果保鲜期较短,如果不能及时上架,将面临亏损的风险。“以前像释迦、凤梨这些水果,一般人只敢运几个纸箱来大陆,就是怕坏,也怕卖不出去。”

  “大三通”的便捷给了温仁得信心。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从台农手中购买了一个集装箱的释迦。“在‘大三通’的便利支撑下,我采购的释迦很快在厦门上市,而且市场反应良好。”回想当时的情景,温仁得依然非常兴奋。那之后,他就与台东的果农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如今,回到台东县,果农们只要见到温仁得仍会说:“你就是十年前帮我们卖水果的人。”语气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大三通’前,每年只有一两千吨台湾水果卖到大陆,如今,这个数字提高到了5万吨。”温仁得说,大陆消费者喜欢吃台湾水果,台湾水果也离不开大陆。(本报记者 李烈)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