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副省级”
行政级别拥有具体而现实的利益,副省级城市作为中国地方政府机构的行政级别之一,尽管仍受省级行政区管辖,但在经济上的自主权将会大大增强,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方面,国务院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城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
当然,升格之后最直观的获益群体是政府系统的官员和公务员,作为副省级城市“四套班子”一把手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职为正厅级。“在福建省,唯有厦门作为副省级城市,这肯定会让部分福州市的干部心理不平衡,为什么做同样的工作,待遇却有差别呢?如果升格,职务和待遇也都上去了,我想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林永健说。
林永健举例说,“同样都是教育局长,福州的教育局长只能是正处,厦门的教育局长就能是副厅,相当于福州市的局长在级别上只相当于厦门的处长。”“福州市已不存在条件具备不具备的限制,而是国家如何定位福州。”林永健说。在这次福州代表团12名代表递交的《关于福州市升格为副省部级城市,实现省会城市跨越发展的建议》中,也对福州为何要升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是国家当前的政策环境和机遇,中央和部委相关领导,对福建发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寄予厚望。尤其是福建自贸区获批后,福州自贸园区(面积31.26平方公里)成为重要组成部分,福州力争在一些领域的改革上走在前列,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龙头作用。其次是主打“历史牌”和区位优势。福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并在改革开放后成为中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现在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节点城市。
同时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福州在经济总量、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体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都处于东南沿海城市群的领先水平。即使与现有副省级城市比较,福州的一些指标也好于现有副省级城市,如2014年福州地区国民经济总量(GDP)突破5000亿元,超过了部分副省级省会城市,增长率处于领先水平,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后发优势。
不过在丁长发看来,虽然这些年福州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理由估计还不充分。当年,福州市政府曾经表示在GDP上要超过广州,但根据2014年的数据,广州市是1.67万亿左右,福州仅有5000多亿。
“福州经济总量不是特别大,它和一线城市还是不能比,如果十四个沿海开放型城市大部分都是副省级,那福州的理由相应也是充分的。”林永健说。在一些学者看来,福州在对台关系上的表现也并不突出。“福州将马尾区作为台商投资区,但这些年表现差强人意,目前是中国七个台商投资区当中成绩最差的,这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丁长发说。
“苏州也只是一座地级市,2014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它以6849亿元的GDP列第5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和天津。昆山还只是一座县级市,但是它们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活力,包括对台商的吸引力,为何远大于福建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呢?”丁长发说。
在丁长发看来,目前相关议案列举行政级别制约福州发展的结论是“因果倒置”。一座城市的发展,关键问题不是在于行政级别,而是在于它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是否够得上“副省级”。
这些年,福建的政府和学界也一直在讨论,但最后很容易落入到“鸡生蛋、蛋生鸡”的悖论当中。在丁长发看来,如果把福州放到副省级城市中横向比较,虽然它不是发展最差的,但它却是沿海“副省级”城市当中发展相对落后的。包括在台湾相关机构的营商环境评估当中,福建的总体状况也差强人意。
“我们假定国家这次将福州升格为‘副省级’,这就意味着公共财政支出将立刻大幅度增加,如果你的财政收支不平衡怎么办呢?国家肯定会考虑。”丁长发说。
林永健也认为:“作为地方,正当的要求可以提,一切交给中央统筹,即便不能成为副省级,福州也照样应该借当下历史机遇加快发展,那才是关键。”
韩雨亭
[责任编辑:闽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