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视点

福建旅游产业正进行转型升级 将打造100家精品旅游景区

2015-04-07 08:55 东南网

    PK老景区,后起之秀要“加料”

    编者按

    福建旅游产业正进行深度转型升级。近日,省旅游局发布消息称,我省将用三年时间打造100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服务品质良好、综合效益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精品旅游景区,首批30家重点提升景区名单将在今年年中敲定。

    据了解,现有的备选景区基本都是近几年声名鹊起的新秀。想入选名单,它们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被游客发现,并被记住?日前,记者采访了旅游业内人士为其支招。敬请关注。

    东南网4月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 实习生 纪玉屏)

    旅游“老三样”占牢市场

    福建众多旅游产品中,在外名气最大的是厦门、武夷山和福建土楼。

    这“老三样”的江湖地位有多牢?我们可以分别从当下最有实力的传统旅行商、近三年人气最高的两家旅行电商的首页推荐中感知一二。

    在中国国旅官网首页,记者将出发地设定为北京,目的地设定为福建,以关注度高低进行排列。在前三页共计30个搜索结果中,有28个产品内容只有“厦门+鼓浪屿”“武夷山+厦门+鼓浪屿+土楼”“武夷山+厦门+鼓浪屿+土楼”等内容。

    在去哪儿网站度假首页,记者将出发地选择为上海,目的地设定为福建,以人气高低进行排列。排名前40的搜索结果中,有39个产品内容只有“厦门”、“武夷山”、“土楼”。

    在途牛旅游网首页,记者将出发地选择武汉,目的地设定为福建。搜索出来的官方推荐线路是:“厦门+鼓浪屿”“厦门一地”“厦门+土楼”“鼓浪屿一地”“土楼一地”“武夷山一地”“厦门+武夷山”“厦门+武夷山+土楼”。

    显而易见,在对北京、上海、武汉这三大旅游客源地的营销中,无论是传统旅行商还是旅行电商,对福建景区的推荐都跳不出“老三样”的范围。

    旅游专家分析,除了因为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长年积累下来的人气,这些老景区长期占据旅行商视线的关键原因,在于它们持续不断地挖掘、丰富景区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包装出差异化旅游产品。

[责任编辑:闽台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