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视点

借力金融 光泽走出扶贫新天地

2016-10-20 14:18 东南网

  东南网10月2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高德运)

  南平市光泽县位于闽江富屯溪上游,盛产粮食、药材、瓜类等,本应富足之地却由于种种原因成了省定贫困县。

  从2013年起,光泽县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和资源基础,以“民以食为天”为主调,借力农信社扶贫贷款平台,创新扶贫方式,改变传统生产模式。201 5年以来,成功脱贫1074户、2570人,走出了一片扶贫新天地。

  抓“小”,扶贫更精准

  “感谢政府,我们现在每年能分红了!”18日,鸾凤乡油溪村坳上村82岁的老人邓国安激动地对记者说。邓国安的老伴现年72岁,由于儿子、儿媳常年外出打工,他俩和智障孙女相依为命,是村里的精准建卡扶贫对象。

  今年初,光泽县武夷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芬告诉老两口,县农信社根据油溪村上报的精准扶贫对象报表,按照县里制定的金融扶贫政策,以县政府扶贫资金池为担保,为他们审批了5万元贷款,但这笔贷款必须落户在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的生产盈利情况,按比例分红。

  叶芬说,只要合作社吸纳的是像邓国安这样毫无生产能力的贫困户,信用社就会按照每户5万元的标准给予优惠贷款,月利率只有3.625‰。对企业来说,这能减少经营成本;对贫困家庭来说,则可以增加收入。现在合作社已吸收了3户贫困家庭。按照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他们今年年底最少可以分红3200多元。

  何金香是止马镇白门楼村人,现年54岁,因颈椎压迫脑神经致供血不足,需长期吃药,每年医疗费支出近万元。从2013年起,何金香的丈夫黄长根根据县里政策,在止马信用社累计贷款6.8万元。凭借自己双手,他做到了自给自足,还雇用了40岁的哑巴残疾人曾春梅,带动她一起脱贫。

  为何要从“小”抓起?光泽县农信社理事长黄久生说,帮助没有劳力、没有能力的群众脱贫,是县政府给我们的任务,这不仅体现当地政府的扶贫信心,也是减轻国家负担的决心。

[责任编辑:赵苗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