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一个样。
2005年以前,那家叫作“交通控股”的公司,主营港口和客运,经营地域几乎只限于福州;到了2010年,业务基本覆盖港口码头、海上运输、现代物流、道路客运、商业贸易和医药经营等六大领域,跃升成为全省性的公司;近年来,紧随“一带一路”的步伐,公司业务正向台湾、东南亚、非洲等地拓展,健步迈向区域性的企业。
规模在扩大,效益在提升。总资产从2009年整合时的84亿元增长到286亿元,净资产从42.7亿元增长到108.6亿元;营收从4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62.79亿元,增长253.69%;利润总额从2.47亿元增长到4.69亿元,增长89.87%。
如今,福建交通运输集团占据福建的“五个第一”:福建省最大的物流企业、最大的公共码头经营人、最大的海运企业、最大的道路客运企业和最大的沥青供应商。公司还位居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第八。
这是个拥有2.9万人的企业,其下属子公司几乎清一色是与共和国同龄的“解放牌”,主业是港口建设经营、海上运输、道路客运、商业贸易等“老传统”。
如何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兴湖如是回答:“融入全省发展的战略大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发展现代服务业。”
传统产业的“新棋局”——
整合重组,打造成为一流的公用码头运营商
港口建设经营,是传统的产业。经历短短几年,特别在“十二五”期间,集团港口布局从原来的散货和集装箱,延伸到集装箱、散货、大型化工、客运、汽车整车物流等领域,成为省内唯一一家在全省三大港口进行公共码头建设的企业,也是省内最主要的公共码头经营人。
这个企业是如何“落子布棋”的呢?
答案是:“收兵”布阵,攻城略地;整合重组,攥紧拳头。
“我省港口即便已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但还要解决港口长期长不大的问题,改变港口企业小、散、弱的局面,做大做强做优港口企业。作为国有港口龙头企业,就要勇于担当。”交通运输集团制定了这样的发展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港口发展战略,加快福州、湄洲湾及厦门三大港口公共码头建设和布局。立足福建,布局两岸,辐射“一带一路”。统筹建设经营公用码头,打造成为一流的公用码头运营商和港口物流综合服务商,促进我省港口群与城市群、产业群的联动发展。
精耕“自留地”,主动对外收购兼并。
2014年,联合莆田市国资委以莆田港务集团为平台,整合原莆田港务、八方港口、湄洲湾港口以及莆头港口等4家公司,实现对东吴、莆头、秀屿三大作业区的公共码头一体化经营,福建省中部产生了一个大型公共码头经营企业,通过培育港口产业链相关业务,实现港口与后方临港工业的链条效应和规模效应。
与新加坡港务集团、融侨集团、江西铁路投资集团等企业一起,完成了福州港马尾、江阴三家集装箱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整合,形成多种经济成分混合型经济体;与华能集团实现在福州港罗源湾北岸所有公共码头的合作建设和经营……
强筋需固本,积极对内整合重组。
在福州港,省交通运输集团推动旗下所属公司福州港务与世界第二大集装箱运营商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对福州港集装箱码头实行一体化整合重组。整合后,福州港集装箱龙头骨干企业——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江阴国际集装箱码头、青州集装箱码头,统称“福港集箱”。
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在整合重组,同类资源及同质经营业务也要整合重组。交通集团化解种种矛盾和阻力,整合了集团系统4家海运企业的海运要素资源,顺利组建福建海运集团,成为福建省内注册船种最全、运力规模最大的海运企业,船舶运力规模位居国内第9。
做大、做强、做优。
港口建设经营实现跨越发展。目前,投产码头泊位71个,其中10万吨级(含)以上泊位10个。投产的码头中,最大的集装箱码头20万吨级,散货码头30万吨级。位于湄洲湾罗屿的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散货泊位即将于2017年建成投产,位于漳州古雷的服务于中石化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正在推进中。2015年交通集团的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9亿吨,首次超过1亿吨。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化工液化码头新格局逐步形成。
“集团公司综合利用港区土地综合优势,发展临港产业,将在福州港、湄洲湾东港及莆头港区打造矿石交易中心、煤炭交易中心及木材交易中心等三个专业市场。”集团有关方面负责人描绘了又一发展方向。
战略产业的“新棋局”——
贴近民生,致力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集团
现代服务业,是新兴战略产业。近年来,交通运输集团一直保持着全省物流龙头企业的“宝座”,同时致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发展现代服务业,朝着现代化的大型供应链服务集团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这又是如何“排兵布阵”的呢?答案是:“5+1”“六转型”。
集中精力发展港口码头、现代物流、客运旅游、水上运输、医药康养+金融服务,实现由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实现从传统港口服务向综合临港园区转型,从单一临港物流向专业特色物流和民生物流转型,从传统客运向民生旅游运输转型,从“以货为主”向“人货并重”的水上运输转型,从传统药品流通向综合健康服务产业转型,从金融安保押运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
转型升级,占领高端产业链。
目标一:以完善的物流供应链为基础,打造海峡西岸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体系。
以发展临港物流为中心,重点发展整车、跨境电子商务、两岸海运快件等新兴特色物流服务。2015年集团物流体系完成物流总量1.36亿吨。集团正以江阴港区为中心,开通了包括美西、大洋洲、欧洲、非洲航线等多条国际干线,为我省“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港航支持。以江阴整车物流供应链为平台,将江阴整车进口口岸打造成区域性的中转港,对附近的中小港口进行聚集。海运已经形成了运力规模140万吨,以散货为主、以集装箱为辅的主力船队;集团临港物流、保税物流、城市仓储配送等业务的堆场、仓储面积超过197万平方米。
同时,把互联网技术与物流有机融合,打造货畅其通的物流平台。2017年,集团将在福州打造一个信息化中心,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信息平台。
目标二:着力打造海峡西岸舒适、便捷、安全的客流体系。发展特色旅游客运专线、机场专线、高铁专线等客运业务,将客运站发展成为集“站、运、游”于一体的具备旅游集散功能的综合枢纽。同时致力发展“水上旅游”,经营厦门—金门、厦门海上游、福州闽江游等航线。进入游艇高端市场,发起设立邮轮公司,探索开辟邮轮航线,推进厦门邮轮母港建设。
新兴战略产业破浪前行。
致力拓展金融服务业。成立自有金融主体,组建集团财务公司。推进资本证券化,厦门新立基IPO已经被收件。组建东南守押集团,做精做深武装押运业务、人防业务、金融外包业务等传统优势领域,重点发展金融仓储业务、物流金融服务等新兴高附加值业务。
投入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大力发展医疗器械,建设中药材进出口交易中心,打造综合型医药健康产业龙头集团。
建设一批现代冷链物流中心,牵头构建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智能仓储、低温运输、配送、零售各环节无缝对接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给我们鼓舞了干劲,树立了信心。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立足福建,放眼世界,交通集团必定做得更大、更强、更优!”交通运输集团董事长李兴湖表示。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