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城学人”大融合的人文集美,“4+X”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新城崛起,已初步形成拥有新兴产业“血肉”和人文内涵“灵魂”的完整城市形态。而众所周知的是,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又是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近年来集美区的人才安居保障持续升级,成为了吸引人才的“梧桐树”。2015年以来,集美区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全覆盖货币补助、多层次住房保障、科学化运作管理”三管齐下的人才安居保障工程,推进高层次人才、领军型人才、产业紧缺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的住房保障,助力“美丽厦门·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福建省人才强区试点工作。
截至目前,集美区已兑现住房补贴800多万元,建成人才住房1555套,现已入住763套1526人次。计划到2017年底,全区可建成人才住房4600套,总建筑面积将达到31.2万平方米。
赵计智是软件园三期的一名普通创业者,每天,他骑着自行车从杏林湾营运中心5号楼的人才公寓出发,只需10分钟就能到达办公室。“在这里,交通越来越便利,还能欣赏杏林湾、园博苑的美景,仿佛拥有了一个免费的后花园,工作生活两不误。”赵计智的话语中,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
近两年来,在位于集美新城的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有越来越多像赵计智一样的创业者、上班族选择入住精装修、全配套的人才公寓,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
高标准建设
为人才打造温馨舒适的“家”
去年10月份,赵计智的公司落户软三,他和8个员工就住进了人才公寓。公寓颇为宽敞,窗外的阳光照得室内暖洋洋,双人床、衣柜、沙发、书桌一应俱全,空调、冰箱、液晶电视机等家电也全部配齐,真正实现了拎包入住。
跟赵计智一样在人才公寓“定居”的还有在杏林湾营运中心6号楼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何静,平时下班后,她就到附近的三里汇健身馆锻炼,偶尔也会去中影星美杏林湾影城看电影,在at cafe喝杯咖啡。
“周边配套全方位照顾到了我们的需求,公寓里设备也很齐全,连厨房都有,听说很快会有超市进驻,以后买菜就很方便了。”何静说。
为了让来自海内外的各类人才在集美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家”,近年来,集美区大力实施“全覆盖货币补助、多层次住房保障、科学化运作管理”三管齐下的人才安居保障工程,为高层次人才、领军型人才、产业紧缺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提供配套完善、价格实惠的人才住房。目前,已累计投入近10亿元,建成各类人才住房1555套,其中763套已入住。
值得一提的是,集美区主动应对辖区房价居高不下的外部形势,盘活现有存量,优化规划增量,形成“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简到精”的人才住房建设保障体系,本级财政上倾斜投入3.8亿元,将集美区人力资源大厦改造成162套40-70平方米酒店式公寓,在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划拨建成4、5号楼人才住房可提供866套38-83平方米高档精装公寓,供引进的境外和台湾人才、园区白领、创客入住。软件园三期自主建成首栋527套简装公寓,供入园企业人才、员工入住。
据统计,目前集美新城片区已入驻办公的企业约有550家,员工1万多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与此同步规划的集美区人才住房数量,还将新增3045套,包括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集美区人才培训中心、西亭安置房等地的商务型、酒店式、普通型三类公寓,总投资约15.4亿元。
大手笔补贴为创业者落户解决后顾之忧
“人才公寓很适合我们创客团队里刚大学毕业的‘小白领’,租金不高,符合条件的还能获得政府补助。”落户集美区的阿里云创客+陈琛总经理说,他们已有8个创客团队20人次入住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4、5号楼人才房,“集美区自主投建的各式人才住房给我们创客团队提供了良好的安居热土,我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灵活选租,这大大解决了众创空间创客的后顾之忧。”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厦门立马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16ASIA BEAT XIAMEN亚洲创业大赛冠军邢东进自2013年12月落户集美区以来,已申领了10万多元的人才住房补贴。
“作为海归的我们,在回国创业初期,正是种子发芽的关键时期,集美区给予了我们很多呵护,不管在扶持资金上,还是在住房、生活补助上,给予了创业、生活的良好保障,让我们可以安心落户创业。”邢东进说。
立足“4+X”产业体系,集美区正不断加大聚才引才力度。结合“人才强区”试点工作,实施“聚贤集美”人才计划,出台“一揽子”子计划,对各类型人才住房进行货币化补助。
在探索建立灵活完善的人才住房运作管理体系方面,集美区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采取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的人才住房保障模式,将人才住房按标准分成高、中、低三档,人才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独立园区采取自主建设、自主分配、自主管理的人才住房保障模式,根据园区企业、人才、员工的构成情况,分层次分类别保障人才及员工住房需求。针对高层次人才、众创空间创客、外专人才等不同类别人才,由相应主管部门按照人才住房补助政策,予以兑现住房补助或减免租金。
补贴标准可谓是“大手笔”。例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可享受3000元/月租房补贴,重点产业企业人才还可一次性享受购房补贴25万元。众创空间大陆、大陆以外创客可分别享受600元、1000元/月租房补贴,创业大学生可享受1500元/月租房补贴。目前,集美区已先后兑现各类住房补贴近800万元。
当前,集美区正着手制定政策,扩大人才住房补助覆盖面,将企业骨干人才、重点院校毕业生以及产业紧缺人才纳入住房补贴范围。
(田园 陈德坚 郭妮妮)□专题
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交通便利、风景怡人。其中,划拨建成的4、5号楼人才住房可提供866套高档精装公寓。 施辰静 摄
人才公寓内部一角 黄培滢 摄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