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元宵节后,用工大市泉州迎来节后外来工返岗热潮。
经济新常态下,用工市场的新动态备受业界关注。在我省用工第一大市泉州,今年的招工、用工形势如何?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晋江、石狮、南安等地,一探究竟。
返岗率提升
泉州用工重镇晋江,一直是招工、用工的热门区域。
近日,记者来到晋江市罗山镇、安海镇等地的多个工业区看到,背着大包小包的各地外来工正陆续回到工厂。
久久王食品公司负责人郑振忠告诉记者,正月初五公司就已开工,目前开工率达九成,老员工95%已返岗,老员工返岗率创历史新高。“我们公司对工人薪酬的核定以计件工资为主,这几年,几乎每年员工的薪水都有上涨,有订单就不愁返岗率。”
在福建盼盼食品集团,员工返岗的形势则更喜人。“我们的开工率已达100%。”盼盼董事长蔡金垵说,该集团正月十二开工率大概在95%左右,元宵刚过员工就已全到齐。为确保身处偏远地区的人员可更便利回厂,集团专门派人到云南等地用大巴车接员工返岗。“老员工不但自己返厂,还带来一批年轻新员工。”蔡金垵说,虽然今年生产规模还要扩大,但因老员工基本到齐,对新员工的录用,只能高标准择优录取。
晋江市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春节长假一过,晋江各镇街、部门都已行动起来,主动介入、加强调研,帮忙解决好项目发展遇到的难题及企业招工用工难、外来员工子女就近入学等问题,全力帮扶企业发展。目前,晋江龙头企业老员工的返岗率普遍超九成,明显高于往年。
记者在石狮、南安水头镇等用工集中区了解到,今年,当地企业老员工的返岗率普遍有所回升。
结构性分化明显
长期关注泉州一带用工形势的石狮纺织服装商会会长田启明告诉记者,现在的用工形势与宏观经济环境相关。一方面,目前,部分中小企业退出市场,用工需求有所降低;另一方面,随着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加速,前来泉州一带求职的外来工数量也在下降。两者相抵,用工市场就形成某种“弱平衡”。
然而,“弱平衡”下,结构性分化的特征较为明显。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