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视点

魅力平潭,宜居宜业新家园

2017-10-10 10:32 福建日报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主体工程加快建设。 江信恒 摄

  渔平互通 念望舒 摄

  环岛路美景吸引越来越多骑行爱好者。 念望舒 摄

  位于环岛路流水段的综合管廊工程 念望舒

  幸福洋吹沙造地植树造林二期 念望舒 摄

  这是一个新家园。

  历史选择了平潭,给了这座海岛新机遇。几年来,平潭加快构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布局和形态逐步优化,让更多开放开发成果惠及全岛百姓。

  平潭巨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自实验区成立以来,平潭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人居环境和软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朝着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不断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验区,打造两岸宜居宜业新家园。”平潭综合实验区负责人说。

  高标准建设最美家园

  这是我国建桥史上又一奇迹。8月底,历时3年、耗资3.4个亿打造的自航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在“建桥禁区”的平潭海峡,把1350吨钢桁梁整体吊装到位,标志着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我国目前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也是世界最长、国内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自2013年11月开建以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频频创造新纪录。

  在建的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是福平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根据规划,福平铁路是京福铁路、合福铁路向平潭的延伸,全线总长88.5公里,其中跨海段16.3公里,预计投资244.36亿元。建成后,将大大缩短福州至平潭的时空距离,届时福州将与平潭形成半小时“生活圈”和“经济圈”。

  这是平潭几代人的梦想,更是实验区成立以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几年来,平潭逐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在此基础上不断升级城市配套设施,并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一座宜居宜业新城市徐徐展现在人们眼前——

  打通城市路网“经脉”,全力提升城市道路建设短板。先后建成了平潭海峡大桥及复桥,全面推进“一环两纵两横”城市主干道,加快建设跨海公铁大桥,推动城市市政道路建设。

  纵深推进生态建设,做足绿色文章。实施海岛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沙滩、湿地2.35万亩;实施“五绿工程”,累计完成植树造林14.1万亩、6800万株,是2010年前十年的总和,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29%提高到35.8%,是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幅最大的地区。

  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扎实推进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1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逐步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借鉴台湾成熟的乡村旅游经验,引进台湾创业团队,策划生成特色主题村旅游品牌。

  此外,平潭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进项目发展,岛外引调水工程、电力设施、综合管廊、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全面推进,环卫设施、农贸市场、公厕、公交场站等一批项目加速建设。

  ……

  截至今年7月,平潭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六年来共实施重点项目358个,已开工建设项目296个,建成或部分建成项目151个,完成投资1476亿元。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平潭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在今年年初印发的《平潭综合实验区项目建设“加油干2017”活动实施方案》中指出,2017年,平潭将全力推进276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新开工项目106个,建成或部分建成95个项目,完成投资371.65亿元。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