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3年第11、12期

岚台贸易不断走向辉煌

2014年01月07日 14:54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地处台湾海峡前沿的平潭岛,号称岚岛,是福建省第四大岛,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也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一个地域。平潭与台湾的贸易历史悠久,自海峡两岸和谐发展以来,两地贸易不断走向辉煌。

   “海峡号”为岚台贸易带来新商机

  平潭与台湾的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朝时期,其海上贸易就蓬勃兴起,许多平潭商人漂洋过海,东渡台湾,有的便定居台湾。清康熙23年(1684年)起,平潭与台湾、澎湖戍兵换防,每3年调换一次,平潭藉将士退役时,就有一些人留居台湾、澎湖。清咸丰年间,平潭岛就已成为福建省对台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当时从平潭运去的主要是闽北、闽西、闽东等地出产的茶叶、纸品、笋干、香菇、酒等土特产,还有产于江西、四川、贵州等省的中药材、红枣等,而从台湾运回平潭的是大米、糖等物产,再从平潭运往福州,并经福州转销大陆各省市。

  从1949年以后,海峡两岸被一道人为蕃篱隔断,一时红火的平潭与台湾贸易也从此中断。然而,民间的海上贸易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陆实现对外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由于两岸货币不流通,平潭、福清、莆田等沿海的渔民利用在海上作业与台湾渔民的接触之便,用海产品、中药材等换取台产的手表、雨衣、雨鞋、三用机等物品。

  也就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让来自海峡彼岸的同胞来到大陆能有着陆点,福建省率先在平潭县建成了台湾接待站,为前来平潭寻求补给、求医、寻亲访友的台湾同胞提供了方便。为适应贸易需求,平潭成立了平顺贸易公司,专门从事对台贸易。此后,两地的贸易不断热络。1981年初,平潭东澳码头还正式被开辟为台轮停泊点,成为当时全省沿海4个最早的台轮停泊点之一。通过贸易交往,联络了感情。平潭也从那时开始繁荣起来。1988至1989年这两年间,是平潭与台湾的贸易是最为繁华的时期,台湾同胞开始用美元与当地进行贸易交易。

  平潭称“岚岛”,2011年11月30日,第一艘高速客运“海峡号”从平潭出发穿越台湾海峡,抵达台中,表明岚岛平潭与台湾的贸易走向新的里程碑。“海峡号”的开通,为平潭与台湾的贸易带来了新的商机,许多平潭生意人与台湾朋友通过电话联络,了解所要带回的商品,台湾朋友也通过“海峡号”从彼岸带来了台湾的青斑鱼、石斑鱼、水果等,两地的贸易越来越红火。至2012年2月,平潭对台贸易额累计达20多亿元人民币,成为全国对台贸易之最。

       建设平潭对台小额商品贸易市场

  为加强平潭与台湾之间的小额贸易,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参照现行厦门大嶝对台小商品交易市场模式,支持在平潭设立一个台湾小商品交易市场。

  2012年3月,占地218亩、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的潭综合实验区举行对台小额商品贸易市场、水果批发市场项目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该项目位于平潭澳前镇,将建成一个集小额商品、优质水果批发为一体的对台服务中心。项目共有37幢楼,工程估算总投资为9亿3千多万元。

  在改革开放中,由于平潭是祖国大陆最早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开展对台小额贸易的地区之一,为此,随着两岸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前沿平台作用将进一步凸显。2013年3月中旬,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平潭对台小额商品贸易市场、水果批发交易中心一期正式封顶,有望打造成为台湾小商品和水果贸易最便捷的交易平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台小额商品市场不仅建筑设计精巧,以吸引更多的台湾中小商户前来兴业,还将充分发挥平潭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交通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商户前来购物消费或者做生意。这也是平潭综合实验管委会兴建这个市场的初衷。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