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4年第12期

嘉庚光辉永照后人——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40周年座谈会综述

2015年01月22日 10:28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1949年元月,全国解放胜利在望。毛泽东再次电邀陈嘉庚回国共商国是:“先生南侨盛望,众望所归,谨请命驾北来参加会议。”陈嘉庚当即复电,表示“严寒后决回国敬贺”,至于政协会议就不参加了,原因是“唯庚于政治为门外汉,国语又不通(陈嘉庚从小就习惯讲家乡闽南话),冒名尸位,殊非素志,千祈原谅”。

  5月,陈嘉庚应邀乘船回到祖国。6月7日,他在周恩来陪同下到北京香山会见毛泽东,刘少奇也在座。好朋友久别重逢,倍感亲切。嘉庚先生与中国共产党的开始接触为时不早,但相见恨晚。1940年5月,嘉庚先生首次应毛泽东主席的电邀,前往延安,实地考察了8天,与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和延安各界人士、华侨学生分别见面交谈。同时,还深入考察了延安城区、学校、工厂和商店。考察结果是“喜慰莫可言喻,如拨云雾见青天”。延安之行,是嘉庚先生一生政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感性到理性,从朴实、直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立场出发,将重庆与延安,国民党与共产党,蒋介石与毛泽东,做了一番实实在在的比较之后,更多地是通过细节的观察,更加坚定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在延安”的信念,并从此与共产党结下了风雨同舟的不解之缘。

  毛泽东握着陈嘉庚的手诚恳地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陈先生功不可没。现在你来得正好,过几天全国新政协筹备会就要召开了,请你一定参加。”陈嘉庚说:“毛主席的意思我明白,只是我对政治素为门外汉,国语又不通,恐怕会辜负主席的美意呀!”周恩来在一旁插话说:“陈先生过谦了,众所周知,你敢言人之不敢言,敢为人之不敢为!语言不通不要紧,有翻译嘛!”大家彻夜长谈,意犹未尽。

  翌日后,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郭沫若、黄炎培、沈钧儒、马寅初等许多陈嘉庚在京的知心好友,先后来到王府井北京饭店看望陈嘉庚。大家促膝叙旧,坦诚相见,其乐融融。交谈中,好友们异口同声地劝说陈嘉庚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周恩来受毛泽东之托,也再次进一步劝说陈嘉庚:“先生德高望重,众望所归,召开新政协是国家大事,华侨首席代表非你莫属,如果你不当那谁当?语言不通不碍事,心通胜于言通嘛!”陈嘉庚为周恩来和好友们的真诚态度和深厚情谊所感动,终于同意以海外华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新政协筹备会,于是,新政协会议在群贤毕至,济济一堂中胜利召开了。

  1950年5月嘉庚先生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之后,婉言谢绝了毛泽东、周恩来留他定居北京的盛情,于当年9月回到故乡集美。鳌园是他定居集美实施建设家乡的宏伟计划确定的首项工程。

  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充分表达了嘉庚先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由衷敬意。28米碑高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历28年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碑的正面是毛泽东主席书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鎏金大字,这是嘉庚先生恭请毛泽东主席题写的碑铭。我们知道,毛主席一生极少题写碑铭,而为村镇一级的解放纪念碑题铭,更是绝无仅有。这一细节足以说明共产党人对爱国侨领的无比尊重与信赖,足以说明毛泽东与陈嘉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深厚情感。鳌园建设历时10年,遗憾的是,大功告成之时,也是嘉庚先生驾鹤西去之日。他为我们留下了一方饱含深情、寓意深刻、制作精良的鳌园,更矗立起一座仰之弥高的丰碑。

  共产党人是嘉庚先生心目中的丰碑,而嘉庚先生则是海内外华侨华人心目中的丰碑。

  嘉庚旗帜永不褪色,嘉庚光辉永照后人!(戎章榕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