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4年第3期

谢华安和他的超高产水稻

2014年04月29日 16:1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谢华安院士(右)在麻洋村示范片介绍再生稻

  中科院院士、中国著名育种专家谢华安从七十年代开始从事水稻育种,几十年来,他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其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和超级稻等配套技术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日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是一个粮食需求大国,作为育种的农业科学家,他今后的奋斗目标,首先是要在超级稻的研究上出更多的成果。

  超级稻、再生稻产量屡创新高

  谢华安自开始从事育种科研以来,他率领科研团队一直扎根福建省进行试验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1998年至今,该团队扎根尤溪县开展再生稻技术攻关16年,屡创高产佳绩,7次刷新了水稻再生季单产世界纪录。

  2013年10月14日,农业部组织全国12省专家来到福建省尤溪县,对谢华安院士承担的再生稻项目测产验收,再生季百亩片干谷单产467.27公斤,加上头季稻单产850.5公斤,再生稻百亩片年平均单产1317.77公斤,再次打破了世界纪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00~2013年的14年中,尤溪县麻洋村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为1324.1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495.63公斤),最高产量田块创平均亩产1448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549.23公斤)的奇迹。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翟虎渠多次到尤溪县考察指出,福建再生稻是我国资源节约高效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典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示范片单产居国际领先水平。

  据专家介绍,再生稻是一次播、两次收获的水稻栽培技术,每亩可节约成本500元,比单季稻增产300公斤。目前,全国常年种植再生稻1100万亩,再生季平均单产136公斤。福建省从1988年立项开发再生稻,现在再生季平均亩产达260公斤,居全国前列。据统计,26年来,福建全省共推广再生稻1690万亩,增收稻谷65亿斤。我国南方有5000万亩单季稻田可推广再生稻,若达到尤溪县高产水平,每年可增产稻谷2000万吨,相当于福建省2年半的粮食消费总量。

  专家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劳动成本上涨、耕地面积减少的双重压力,推广节本增效、让有限耕地生产更多粮食的再生稻,是保障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重庆、四川、广西、江西、湖北、云南等南方9省,借鉴推广福建经验取得了成功。2013年四川种植460万亩,重庆150万亩,再生稻已成为南方稻作制度和秋粮增收的新增长点。

  根据农业部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推广再生稻1500万亩。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表示,将针对农村劳力减少与产业技术瓶颈,加强农机农艺配套,解决再生稻机械化生产,加快培育再生长强、可低留桩栽培的良种,集成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促进再生稻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