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效显著
开展对农村环境的整治,是建设生态省一项最为艰巨的工作。福建省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较高,居全国前列,且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但由于存在着组织管理不规范、规划布局不合理、环保设施不完善、防疫制度不健全、规模养殖场标准缺乏等问题,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影响了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间普及率大幅提高,但是农村相应的排污收集与处理系统并未完善,破坏了农村原有生活方式中存在的物质循环,污染了水环境。与此同时,农村农药污染不容忽视,农药使用过量,农药装置容器处理不科学,以及目前农村存在的畜禽养殖污染及生活垃圾污染,使福建农村水环境管理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农村废水治理设施运行效率偏低,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为此,提高农村水环境治理水平,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成为当前福建农村一项重要工作。
福建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3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家园、田园和水源“三清洁”。据统计,2010年至2012年,福建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涉及1285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达261多万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资金预算总额达15亿多元,连片整治使农村环境面貌获得了很大的改变。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全省奋起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积极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目前,福建省对污染的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共建立有机食品基地65个,面积达8422.5公顷,按福建省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计算,约可减少使用农药176吨,氮3301.6吨,磷1204.4吨,减轻了农药、化肥的污染。马尾镇、大嶝镇、西天尾镇等全省11个乡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称号,日溪乡、朱口镇、洛阳镇等17个乡镇获得“福建省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此外,还在全省范围内加大了对养殖场的整治力度,有近2500家采用生态立体种养养殖技术,并对全省4000多个行政村组织开展了农村垃圾治理和 “家园清洁行动”,使农村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满天星/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