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之乡闽南漳州,坚持走产业与环境良性互动、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赢的科学发展道路,总体发展定位,明确将“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作为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致力建设更具魅力的生态之城。
迫在眉捷解决 “绿色转型”
漳州地处东南沿海,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也是福建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素有“花果之乡”的美誉。这个区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植被繁茂,生物资源丰富,“山、江、海、田、林”交相辉映。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漳台各项交流与合作的开展日益深入,漳州市从传统的农业大市,到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使该市产生了工业基础从弱变强,产业集群从无到有的飞跃。随着工业的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该市在加快“工业化提速、城市化提升、现代农业提效”的同时,如何避免工业化给环境带来的新弊,从容进行“绿色转型”,成为中共漳州市委市政府迫在眉捷解决的问题。
2011年9月,中共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创业创新的活力漳州、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奋斗目标,确立了努力把漳州建成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城市发展定位。这个发展定位描绘了建设“美丽漳州”的蓝图,使“产业”与“环境”这对矛盾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中实现良性互动。
厦、漳、泉闽南“金三角”,是福建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而漳州市在这个“三角”中显得相对滞后。在中共福建省委启动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相对滞后的漳州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只有通过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才能在厦漳泉同城化中凸显个性、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做到同城不同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漳州市提出的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并不是简单等同于打造农业社会的田园风光,而是希望通过一手抓大项目加快城市化进程,一手抓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近年来,随着漳州工业化步伐持续加快,一批重大生产性项目相继落户该市,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已先后相继开工建设,为该市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于是,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漳州市良好的生态优势也得到巩固和提高。漳州市政府的数字显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5%,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9.4%,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与此同时,全市全年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2.5%,下降率全省最高,而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了16.9%的增长。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生态发展腾出了巨大空间。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