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振林重情恋根,思乡情深。他视家乡发展为已任,不忘记故土家园的养育之恩,用自己的行动为家乡做事、照顾亲人。随着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多,骆振林对家乡的现状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能够给家乡的发展助一把力,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带头并组织同在台湾的玉山村台胞共同捐赠公益事业。
第一次见到骆振林是2003年清明期间,60多岁的老人家,高个子,身板挺直,穿着比较朴素,性格开朗,风姿儒雅的样子让我印象深刻。每年清明期间他组织基隆惠籍乡亲回乡恳亲,尔后又带团到处参观,每每晤面但总是来去匆匆,未能细谈。进一步了解他是在2010年底,我有幸随着泉州市侨办组织的泉台民间交流协会首度赴台交流访问。12月25日下午三时半,我们一下飞机就看到了骆振林率领基隆闽南同乡会、骆氏宗亲会一行十来个人举着横布条迎接我们,红色欢迎字体格外鲜艳,使我们一踏上台湾这片土地就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浓浓暖意。由于飞机延误,他们在机场等候了两个多小时,随后又连续陪了我们好几个小时,尽管年过七旬,但骆振林还是那么精神抖擞,谈吐幽默,让人倍感亲切。从他身上看到老一辈台胞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情厚爱。
台湾立业
1940年,骆振林出生惠安县一个海滨渔村--张坂镇玉山村,与普通的沿海渔村一样,骆振林家里世代以捕渔为生,父母生育三男二女,他排行老二。父亲早年前往台湾海峡讨海谋生,后来在基隆居住,1946年,年仅7岁的他随母亲、姐姐前往台湾经历千辛万苦找寻父亲,并从此定居下来。深知捕渔艰辛的父亲,不让子女再从事老行业,缩衣紧食也要送小孩上学读书,兄弟姐妹几个都达到高中文化,二弟还考上大学进入台湾银行部门工作。
读到高中,因为是家里男生排老大,为帮助家计,他放弃学业,在食品机械制造厂当学徒,做工人。虽然没有学过专业知识,凭着自己勤奋诚实,再加上一股刻苦钻研劲儿,他很快掌握了制造工艺,赢得客户的信赖,也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不久成了厂里骨干和业务能手能够独挡一面,也从中领悟到从事商业活动的许多窍门,为日后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虽早有独立创业的能力,他为人忠厚,念及老板以前的眷顾,不忍心离开,一呆就是10多年,直至工厂倒闭,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盘下工厂,全家齐心协力经营,凭着以前良好的信誉,慢慢工厂起死回生,成长为基隆较有规模的企业。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