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4第7期

在文化认同上进一步拓展——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综述

2014年08月26日 17:27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华文化如同万古江河一样源远流长,奔腾向前。文化就像历史的长河,从远古流到今天,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流动。今天,专家学者聚集厦门研讨“河洛文化和闽南文化”,从黄河岸边到海峡西岸,从河洛文化到闽南文化,“百川归海,不背其源”;风起东南,浪拍两岸。但愿本届研讨会能够成为推进中华文化发展的一次潮信,最终形成彼此激扬、相互激荡、共同激越的海峡大潮!

  凤凰木花开,竞相斗艳。6月的鹭岛,进入了厦门最漂亮的季节。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河南省政协、福建省政协联合举办第12届河洛文化研讨会6月11日至12日在美丽的厦门举行。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经中共福建省委同意,将这次研讨会作为第6届海峡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海峡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贯穿“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研讨会的召开,是闽台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有利于促进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的融合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自北京、福建、广东、江西、河南、陕西、山西、湖北、广西、贵州,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国、韩国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近200人与会。其中,来自台湾就有40多人。组委会收到研究论文110篇,编入《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论文集96篇。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林文漪出席会议,中国河洛文化研究原会长陈云林、接任会长杨崇汇出席并讲话。因张昌平主席在北京学习,受他的委托,省政协副主席郭振家代念他的书面致辞。张主席在致辞中表示:“相信第12届河洛文化研讨会的举行,将会为第6届海峡论坛增添新的亮点,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巩固华夏儿女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追根溯源:河洛文化的由来

  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共同铸造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而河洛文化则是黄河文化的核心。

  《周易》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被视为河洛文化的滥觞,儒学经典《周易》之来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地区是上古时期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黄河与洛水交汇地区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优秀文化广播到海内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辐射性。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战乱等原因,地处中原的河洛汉人曾多次大规模地向南方播迁。中原汉人的南下不仅使闽赣人口激增,其文化积淀又促成了客家民系在赣闽粤地区形成与发展。明清时期,富有开拓精神的客家人后裔又不断地走向澎湖和台湾,继而走向南亚和世界各地。

  河洛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张铁成认为:一是有利于中华文明探源。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孕育了中华文明,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辐射力、同化力以及根源性、厚重性、包融性,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根在河洛、根在中原;二是有利于海内外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河洛文化与港澳台文化渊源密切,海峡两岸文化同根、传承同源。就史缘而言,台湾的先史文化来源于大陆,闽台文化根源于中原之河洛文化;就血缘而言,台湾地区的民族堂号姓氏源流都证明台湾同胞均来自中原,来自河洛;三是有利于中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人最早提出“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大都来自河洛地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四是有利于提升政协工作新水平。这些年来,河南省政协以黄帝文化、河洛文化为媒界,福建政协以八闽文化、闽南文化为媒界,广东政协以岭南文化、客家文化为媒界,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政协工作更具特点与亮点。

  为此,由全国政协领导提议,2006年2月24日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由十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郭东坡当选为首任会长。2008年,十一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陈云林主任当选为第二任会长。2014年,十二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杨崇汇主任当选为第三任会长。

  在本届研讨会上,杨崇汇就任会长后表示,研究会工作要在前任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使其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以保证研究会的工作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