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研究大熊猫的辉煌成果
陈玉村是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上个世纪70年代末,毕业于福建省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他调任福州动物园园长后,雄心勃勃地向国家林业部提出申请驯养大熊猫,地处海峡西岸的福州,自然环境对人工饲养大熊猫更有科研价值,为此获得了国家林业部的批准。1977年初, 他亲自踏上了青藏高原从甘肃引进了两只大熊猫,从此开始了福州熊猫世界(现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的建设。
为使生长在高原地带的大熊猫能适应亚热带气候福州的生活,陈玉村历尽了30多年的艰辛。为及时掌握大熊猫生理数据以利科研,他在为大能营造舒迁的环境同时,利用巴甫洛夫心理反应的原理,对引进的大熊猫进行高级驯化,使在该园中饲养的大熊猫成为全球最听话最可爱的大熊猫,能表演近20个精彩节目。从而使饲养员能与大熊猫和谐相处,及时了解大熊猫的生理变化,并对其出现的病情及时进行各项治疗。有一次大熊猫“青青”生病,工作人员不用麻醉和捆绑,对它施行静脉采血、静脉输液长达1小时,创造了大熊猫医疗史上的纪录,并于1981年首次为我国获得大熊猫无干扰生理数据。同时,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全面了掌握大熊猫初乳及奶的成分;率先发现严重威胁大熊猫健康,造成急性死亡的急性出血性肠炎的病原菌为赖氨酸脱梭酶大肠埃希氏菌;率先报道大熊猫急性胰腺炎、肠道霉菌、高血压病等,填补了学科的多项空白。
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时,“青青”和“涛涛”光荣地代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前往香港庆贺,它们赴港为民众进行了精彩的表演,使港岛刮起了持续4个多月的“熊猫旋风”,营造了香港最轰动的新闻。
该园大熊猫巴斯从4岁开始接受驯化,聪明的“巴斯”学会了蹬车、举重、投篮、晃板等20多项表演技能,俨然轰动全球的熊猫“明星”。1987年7月,它不远万里赴美国圣地亚哥市进行了半年的访问,让圣地亚哥掉进了爱河。在200天对外展出的日子里,聪明的“巴斯”吸引了250万美国人参观。在借展期间,每天排队买票的队伍长达1公里多,站立5小时只为了能看到“巴斯”3分钟为满足,“巴斯”给美国带去了一阵“龙卷风”,轰动了整个西海岸。
1990年应北京亚运会组委会邀请,“巴斯”赴北京为第11届亚运会助阵,并以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身份名扬全世界。1991年,“巴斯”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全国春节联欢晚会,让全国10多亿人快乐地度过了新年。
陈玉村:希望小熊猫在台健康繁育后代
30多年来,陈玉村主任成了一名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他的名字也在海峡彼岸传扬。1977年福州首次从甘肃引进2只大熊猫,1986年取得第一次繁殖成功,1992年成立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为加强两岸携手共同保护野生动物,并增强对大熊猫的科研力度,经国台办、国家林业局批准,去年5月29日,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
目前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对小熊猫的饲养、研究已经具备有良好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在兽舍建设方面,在全国大大小小动物园中,唯有福州有一个比较完善而独立的小熊猫馆,占地面积800 m2 ,包括兽舍、活动场、监控录像室、配料室、参观厅、繁殖房等,设施齐全、完善。与此同时,该中心还拥有专项科研队伍,目前已开展的科研课题有:小熊猫犬瘟热疫苗制作与抗体测定、小熊猫人工哺育试验、小熊猫疾病防治研究、小熊猫系谱建立,亲子鉴定等,并已发表了多论文,其中一篇被评为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因此,对此次小熊猫赴台生活他表示出充分信心。他告诉记者,自从海峡两岸实现全面三通后,往返海峡两岸更为便捷,3只小熊猫赴台后,他和台北市立动物园的交流也将会更加频繁。他希望经过海峡两岸专家的携手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赴台的3只小熊猫能健康地繁育后代。(沧海/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