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旅游文化村
年木乡有距离日喀则市约60公里,距离日喀则和平机场20余公里,318国道和拉日铁路贯穿项目区。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西藏地区的金援加大,日喀则市借助西藏旅游西环线快速发展契机,依托项目地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整合项目地自然和人文资源,深挖年木乡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生态观光及民俗(餐饮、娱乐)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
年木乡不仅充分利用黑颈鹤生态栖息地,开发冬春季节观鸟、摄影等专项旅游产品,打破日喀则市旅游冬季旅游惨淡现状。夏秋季节,以秀美生态田园风光为背景,借助雅鲁藏布江河谷湿地,推广高原格桑花(波斯菊),深挖格桑花幸福美满的花意,打造花卉观光产品,也可依托格桑幸福花,开发婚庆摄影等专项产品,将林芝桃花节的圣地婚礼产品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
此外,还整合区域内千年核桃树、后藏民居、土林奇观、珍禽异兽、雅江河谷、格桑花海、田园风光、藏医藏药藏香等资源,整体营销,树立后藏乡村旅游第一村品牌,打响知名度。由于具有1300多年打制银器工艺品历史的罗林村,手工银器工艺名闻遐迩,乡里便要求罗林村开发传统的银器工艺,打造成银饰工艺品旅游村。
一般藏银含银纯度只有64%,这种银首饰戴在手上或身上,不久就会发黑。而罗林村村民家用和服饰上的银器用的是纯银,而且他们在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经验,村民在打制银器时还巧妙地掺入了藏药,使这种银器饰品不仅美观,而且还能鉴别有毒的食品。比如:从山上采下来的蘑菇是否有毒,只有煮后放进银碗就可看出端倪。无论是什么食品,只要放进银碗中发现水发黑就说明有毒。据说这种银器带在身上,还能鉴同人体的健康与否?如果戴在手上的银镯发黑,就说明体内有病,应该马上就医;如果饰品戴在身上越戴越亮,就说明这个人的身体是健康的。正因为村民打制出这种独到效果的银器,如今这种银器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有一条重达3公斤重的银腰带还被收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内。如今,罗林村银饰已列入旅游开发商品。
记者在村银器工艺品加工点看到了有银碗、银筷、银勺、银镯、银链、戒指等数十种手工打制铮铮发亮的银器和银饰,图纹精美,令人不忍释手。罗林村副村长温拉告诉记者,因为村中这种银饰工艺都是纯手工打制,所以产量不高,每逢旅游旺季,进村的游客多,产品都供不应求。
他说,为把罗林村全面打造成旅游文化村,现在政府每年划拨一吨白银给罗林村打造银器和银饰工艺品,同时还拨款全面进行扩建通往村庄的道路,并已在规划着手建设家庭旅馆,以接待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他表示,等公路全面修好,欢迎我们再来作客。【陈国明(首席记者)/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