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漆艺术创作呈现出丰富的文化生态,大漆作为东方艺术代表性的材质不断被提起与关注。天然大漆:又名大漆,生漆,国漆,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天然汁液,漆艺以天然大漆为主要媒材,具有浓郁的民族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和使用漆的国家,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媒介,除了水墨、陶瓷、就是漆器。但在繁华表象下还需我们冷静的思考:坚守材质的纯粹性是我们在书写当代漆艺术史上不可缺失品格。
台湾的漆艺近年来也是突飞猛进,各种作品精彩纷呈,借此机会,对台湾现当代的漆艺创作进行考察与整理,并邀请台湾半个多世纪来,老中青三代具有代表性的漆艺术家参加展览,让中华民族这一最具民族性的艺术在对其传统和当下创作的梳理中,完成对大漆艺术的复归,基于我们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义上的文化寻根,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大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大漆,从先民发现其有粘性且光亮的保护膜,再到发现其装饰美。髹漆艺术,从尧舜时期的“觞酌有彩”、汉代的“错彩镂金”,经六朝的“静穆玄淡”到宋元的“简淡清新”,至明后期“炫技逞巧”,清代工艺奇巧,流派纷呈,福州脱胎漆器便兴于此。大漆对人们生活的介入从先秦以前的实用转向楚汉漆器的审美。漆艺术品类多样,以精美绝伦的器物形态装点着先人的生活环境,从食具、乐器、祭祀法器、家具陈设,到车马、屏风、书房用具、庭院处所等,处处可见漆器的身影。
然而近代以来,漆器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退出了日常生活。今天,许多漆艺术家和设计师关注漆器的创新和发展,通过艺术与设计的结合,将原本已经逐渐远离生活的大漆艺术重新又拉回现实生活中来。
大漆与艺术的关系有着宽泛的释义,即以漆为主要媒介进行的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这也就决定了漆艺的应用面很广,从髹饰到漆画,从漆艺材料的研究到漆画语言的表达;自上世纪30年代沈福文先生等创作漆画开始,到现在已有近80年的历史。除了漆器外,漆艺开始从器物走向架上绘画,拓展了漆艺所能表达的范畴,让艺术家们看到了大漆材质的更多可能性;漆画成为独立画种,打了漆艺的另一扇门。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