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要美得像乡村
走进浦城县,虽然不是丹桂盛开的最佳时节,但层层叠叠的梯田和路边摇曳的野花,在蓝天青山的衬托下,对于蜗居城市的人来说是一道久违的美景。除了自然景色,新农村建设也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不论是整齐划一的临江镇水东新村造福工程,还是错落有致的盘亭乡柳墩村生态村,以及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的仙阳镇,乡村的瑰丽,美得让人愉悦,醇得让人陶醉,乐得让人忘返。同行的人中有浦城人,情不自禁自豪地说,美丽乡村我的家!
“美丽乡村”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但很有必要思考:怎样塑造乡村的美丽?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梁漱溟先生就预见“今后数几十年能令中国人向上兴奋的新方向就是乡村建设运动”。无论是推进城镇化的如今,还是返璞归真、回归诗意而居的将来,乡村总会是大多数人向往聚居的地方,其生产生活方式、思想理念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是自然与人、物质与文化、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农村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更涉及历史、文化、民俗、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
建设美丽乡村应当从各自的传统历史、人文积淀、资源禀赋、地形地貌等特色出发,通过“缮民居、强公建、美景观”,着力向宜居、宜业、宜游目标迈进。首先,有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通过对农村旧房立面改造和建筑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农村新居,让乡村民居成为一道风景。同时加强基本共同服务建设,让农民无论是进入城市,还是在农村生活,都可以共享现代化成果。其次,推进美丽乡村与农民增收的互联互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使农村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最后,依据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及特色物产,挖掘文化底蕴,植入文化元素,寻找、发现、展示美丽乡村内在美,既美丽于“形”,又魅力于“心”。把美丽乡村打造成为没有门票的景区,通过“细节”塑造由内向外的美,让历史建筑焕彩、让民间故事复活、让龙飞凤舞显灵、让地方剧种走红、让传统美食扬名……
建设美丽乡村,较之钢筋水泥,乡村的生长见诸田野,充满希望;较之人造园林,乡村的风景演绎大自然之美,天然去雕饰;较之现代知识,乡村里有乡土的俗语,世代流传……乡村更贴近生命的本真,更懂得自然的谶言。不宜照搬照套城市建设的标准,千万不要用城市的视角去美化乡村。此外,注意美的差异性。闽北乡村去挖掘闽北的韵味,闽南乡村来展示闽南的风情……美因差异而存在,美因传承而久远。
美丽乡村是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还是市民休闲旅游的乐园,更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家园。中国悠久的农耕社会历史及特殊的现代化进程,使得大部分城市居民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农村存在天然的亲近感,农村是我们的精神守望地。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田野更晴朗、空气更清新、溪水更清澈、乡情更浓郁、文化更深厚。让精心打造的美丽乡村日益成为更多的人乐于前往的旅游目的地、流连忘返的心灵休憩地。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