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茶业由“大”做“强”之魂
“未讲天下事,先品铁观音”。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曾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铁观音亦获“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第一位。日前重访安溪,历数茶业转型升级的变化,印象最深刻的当是观念的嬗变——茶和天下,包容发展,加快推进由“产茶大县”向“茶业强县”跨越。
早在本世纪初,为了打造铁观音茶叶的集散地,安溪建造了全国茶叶批发市场——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中国茶都,从此业界内外都知道“安溪有个中国茶都”。经历了十年的经营,形成以茶叶精深加工、机械制造、包装印刷、物流贸易、文化旅游为主导、涵盖一、二、三产的“大茶业”发展格局。由此,安溪人开始谋划“中国茶都在安溪”的发展。
从“安溪有个中国茶都”到“中国茶都在安溪”的转变,需要放眼长远的站位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安溪曾在推广铁观音上不遗余力,大手笔运作。10万人的“铁观音神州行”,多年几十个城市最大的成效是在业界留下了一句神话:“无安(溪)不成市,无铁(观音)不成店”。为了追求更高起点上的发展,安溪从“放眼国际、兼纳百茶、固本培源、抢占高端”四个层面入手,向“中国现代茶业第一强县”目标迈进。想要打造“中国茶都在安溪”,一定不能只卖铁观音,欢迎其它茶类的加盟发展。县委书记朱团能特别强调:我们在不同场合对安溪茶商反复说的一个观点,你可以说自己的铁观音怎么好,但不允许说别人的茶不好。
经济学上有一个“包容性增长”的学说,系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这两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你可能对其原理不甚了然,但朱团能一句话也许可以成为生动的注释。安溪努力去实现多元共存、和谐共生、有秩共进,使之形成百川归海、百鸟朝凤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
从“海纳百川”到“兼纳百茶”,是包容的境界。包容并非一概排斥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生机和活力,才能推动事物前进。包容中的竞争是多元一体中的良性竞争,所带来的是多元间的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包容是让天下的茶企、茶商、涉茶行业都来安溪开行设市,统筹有形、无形茶叶市场建设,推动产业与市场互促互进,市场与产业共荣共兴,巩固提升安溪在中国茶市、乃至国际茶市的影响力、聚集力。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