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良种助推当地农民增收
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农业部门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带动作用,大力引进、借鉴和推广台湾农业良种、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经营管理经验,开展闽台农业合作,共建立莲雾、葡萄、咖啡、食用菌等高标准的台湾农业良种及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基地6万亩,有效促进了闽台两地果、茶、菌、花卉等产业深度对接和产业升级,带动福建省农民增收约10亿元。
??在台湾农民创业园和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县的引领作用下,福建省台湾优质水稻、名优水果、特色蔬菜、珍稀食用菌和名贵花卉等农业良种的规模化推广与应用步伐进一步加快。闽北南平市延平区、闽西龙岩市永定县台湾优质大米产业,漳浦、南靖、上杭、清流、连城等县的花卉产业,安溪、漳平永福、漳浦的茶叶生产与加工产业,东山、漳浦、龙海、长泰莲雾产业,仙游台湾甜柿产业,南靖、古田、罗源食用菌等一大批从台湾引进良种种植的特色优势产业,均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为确保台湾良种在福建生根发芽并获得丰收,自2012年以来,福建省共邀请了200多位台湾农业教授、专家来闽讲课或现场指导,先后组织开展了闽台生态茶园建设、台湾莲雾栽培、金线莲组培等技术培训,举办闽台农业合作技术培训班120多期,培训各类现代职业农民等5万多人次,有效解决了一批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引进台湾良种,提升了福建农产品的品质,带动福建农民增收效益明显。漳州市平和县加强对台农业交流合作从1998年成功引进台湾青枣后,当地农户开始大规模种植。果农还按照台湾技术指导,采取在果园安装日光灯等方式,使青枣提早半个月上市,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台湾青枣引种成功后,该县因势利导,又逐渐引进了台湾芭乐、木瓜等高优水果,促进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据统计,仅种植台湾青枣一项就让平和果农每年增收1亿余元。
近几年来,漳州市云霄县采取“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计生户”的合作模式,通过发放“幸福工程”免息贷款,引导农户引进台湾罗汉松等优质苗木。同时,引导种植散户成立金和荣等农民合作社,提供品种引进、技术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该县台湾罗汉松种植基地面积达1000余亩,形成了育苗、种植、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每年为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得益于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福清市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台湾优良品种30多个,全市推广台湾农产品新品面积1.55万亩,带动了60多家企业和3.8万户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引进台湾良种成闽台农业合作重点
随着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持续热络,福建省将继续深耕闽台农业合作,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台湾农业良种成为闽台农业交流合作的重点。目前,福建省已建设一批台湾农业良种繁育中心、研发中心,加快对台引种创新基地建设,建成海峡两岸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合作平台。
为鼓励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推进两岸农业产业合作与产业对接,福建省政府于2013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闽台种业合作,
以台湾地区种质资源引进推广为核心,建设一批台湾农业良种繁育中心、研发中心,加快福建省对台引种创新基地建设,建成海峡两岸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合作平台。
数据显示,2014年,福建省新批办台资农业项目35个,合同利用台资1,1亿美元,实际到资5250万美元。闽台农产品贸易突破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以上。在基层农业交流方面,福建有300多个乡镇与台湾200多个乡镇开展对接交流,在漳州新设的海峡两岸新型农民交流培训基地,近500名学员受益于台湾师资教学。今年福建省还将加快建设福州、厦门两个“闽台合作种子产业园”,将扶持培育5家经营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闽台合作骨干种子企业,扶持10个年育苗1000万株以上的闽台合作蔬菜种苗生产基地。(晴天/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