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5期

台商李志鸿——从画家到茶业专家

2015年06月17日 10:04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回到故乡永福当茶农

  漳平永福的迷人传说在台湾流传开后,吸引着许多想到大陆创业的台湾商界和台湾农民。祖籍福建漳平市永福镇的李志鸿回祖籍故地种植茶叶纯属偶然。他是位画家,本来对农业知识一窍不通,在台湾长期从事中国古董艺术。然而,10年前的一次回乡的寻根之旅,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毅然作出了回故乡种茶的决定。

  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岛内居民赴大陆探亲后,李志鸿一家每年都要回一趟故乡漳平永福为先人扫墓。首次回乡后离家40年的父亲跪在爷爷奶奶坟前失声痛哭的情景让他久久难以忘怀。他牢牢记住自己根的所在。2004年清明节,当他再次回到故乡为先人扫墓时,永福镇一名村干部征求他的意见,看他是否有回永福种茶的意愿?这个问题他没有想过。但因为他是画家,钟情于花草树木,如果回故乡种花植树倒是让生活多了几分浪漫。出于对家乡和亲人的一份情感,他决定买一块地种花植草、做休闲农业。经过实地考察后李志鸿发现,茶产业是劳动力密集的一个产业,可以让乡亲们增加很多就业的机会,于是,他决定全力以赴投身茶产业。

  就在那一年,他就在故乡永福承包了3000亩高山茶园,开始了种茶生涯。刚开始他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心里的落差很大。但他这个人做事情有一股毅力,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坚定地把它做好。于是,他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他认为,随着海峡两岸各项交流合作日益热络,两岸农业合作显示出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大陆生产成本低廉、市场空间巨大,如果能借鉴台湾良好的茶叶生产技术和茶园管理经验,对于从事农业开发的台商来讲,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在家乡永福种茶的决心。

  2008年,他的茶园开始大量生产了,闲暇时,他经常来到自己的茶园,目睹着汗水浇灌的绿油油茶树,他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心里乐开了花。经过几年的模爬滚打,他不仅对种植茶叶技术模出了道道,而且越做越精,不知不觉把茶叶做成了主业,永福也成了他割舍不下的福地。

  创业园首位选聘的台湾专才

  由于到永福创业的台湾同胞带来了台湾成熟的茶园管理、品种改良、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与大陆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在这里充分互补,成为两岸农业合作的一个样板。

  随着越来越多台湾农民来到永福种茶,永福镇山山岭岭飘洒茶香。细心的人们可以闻到,随风飘来的浓郁茶香中还含着淡淡的黄豆清香。原来是李志鸿率先把台湾用豆浆浇灌茶树的经验带到永福,让自己茶园的茶树率先喝上了豆浆。人们可以看到李志鸿在茶园山顶建起的豆浆加工厂,同时还可以看到他把制作豆浆滤出的黄豆渣制成了有机肥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包,这里面蕴藏着他种出好茶的秘密。

  李志鸿告诉记者,黄豆富含40多种植物性高蛋白氨基酸,添加了生物益菌、红糖等发酵制成的“豆浆”, 稀释后通过喷灌设施接引到茶山各处, 再由人工把豆浆浇灌茶树根部,1年浇灌近10次,可以充分分解有机质,提供给茶树易于吸收的植物性高蛋白氨基酸。经“豆浆”浇灌后,茶树不易得病,而且叶片会更加肥厚,可采周期也由原来的六七天延长到10多天。而这样制作出来的茶叶,滋味、香气均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生物益菌能够抑制病菌、净化土壤,可将对土地的污染降到最小。同时,制作完豆浆后,把滤出的黄豆渣,再配上甘蔗渣、谷糠等混合发酵,又成了上好的有机肥,可再为茶树提供“营养大餐”,进一步促进茶叶的生产和提升茶叶的品质。

  李志鸿让茶叶“喝”上豆浆的创新种植茶树技术虽然增加了成本,但该公司所产的高山乌龙茶畅销海峡两岸及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选定为“故宫贡茶”。由于李志鸿志在大陆创业的业绩突出,获评为 “2010福建年度人物”。 2011年,他获聘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成为创业园首位选聘的台湾专才。同年11月11日,漳平台商联谊会在漳平市永福镇举行第四届换届选举,他当选为新一届会长。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