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省台联、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闽台交流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省侨联、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厦门市台联、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华广网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海峡论坛“同名(同宗)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分别于6月13—16日在厦门、漳州、泉州举行。来自基隆大岞村、台北青山里、台北许厝、新北板桥区、桃园同安里、台南红厝里、台南锦湖里、高雄茄萣区、花莲吉安乡等地的100多位台湾“同名(同宗)村”的代表跨越海峡,与相对应的大陆“同名(同宗)村”共200多名乡亲,共叙血脉亲情。
两岸“同名村”一家亲
“同名村”,就是台湾一些村落所冠籍的地名,与大陆祖地“同根、同源、同名”。历史上,大陆赴台开垦以闽粤汉民居多,先民到台湾后,聚族而居,把自己在大陆祖籍地的府、县、乡、村地名、街巷名和宗祠名、寺庙名,乃至家乡的山川名胜名称,甚至以开发建设台湾有功的历史人物、有影响的垦台名人、移民首领名字、家族姓氏作为在台湾新聚居地相应名称,并延用相同的堂号、延用传世辈字序列,以此铭记自己的祖籍和根之所在,也因此出现了两岸“同名村”。
“同名(同宗)村·心连心”联谊活动从第五届海峡论坛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3届。首届“同名村.心连心”活动主题是“寻根”,来自台湾新北、台南、彰化、嘉义、基隆、高雄、花莲、新竹、南投等13个市县,28个乡、镇、村、里负责人及村代表62名乡亲组团前来参加活动。漳州、泉州、厦门与之对应的同名村乡亲开展“同名村”对接,通过溯源探本,建宗立业;两岸乡亲“同享同姓情长,共续血脉流芳”。
在联谊活动中,19对两岸同名村以“双方互动、互惠双赢”的原则,签署友好交流合作意向。按照意向,双方将定期或不定期互访,深化同名村落的文化传承,进而深化彼此情感、友谊和共识;适时在闽台两地举办民俗、宗亲、民间信仰等方面的考察,相互提供便利和服务;利用各自优势,在资源、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协作,在政策范围内,促进两地企业和民间合作。
2014年2月13日,两岸同名村里宫庙——福建惠安青山宫与台北艋舺青山宫,透过现代无线电技术,微信互动,一起“隔空”祭祀共同的信仰“青山王”。两地虽然相隔海峡,但科技让两地民众跨越空间“近在咫尺”。 借助技术进步的翅膀,两岸同名村的交流也在与时俱进。在首届“同名村”活动现场,就开通了“两岸一家亲”微信互动项目,使两岸同名村乡亲的交流从此多了一个专属的新平台。
第二届“同名村·心连心”活动——“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于2014年6月16日在泉州南安市梅山镇展开,近200名台湾嘉义梅山乡同胞与南安梅山镇的乡亲欢聚一堂。台湾60%以上的阿里山茶产自嘉义梅山乡,而当地居民的祖先大多来自泉州南安梅山镇,阿里山茶牵起两岸梅山乡亲浓浓血脉情。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