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帆远” 文物精品图片撩开神秘面纱
在图片展的中心有一圈展示台,上面展示着精美的工艺品。西汉的鎏金熏炉、唐代的马球纹铜镜等,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海丝产品历史给它们留下了最美的印记,它们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展出的丝绸、香料、陶瓷、茶叶等商品,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经久不衰的繁荣。
为了方便人们对海上丝路有更多的了解,“丝路帆远”展区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古老的海洋文化、海路开辟及航海技术、丝绸、香料、海上往来的贸易品、中国茶文化交流等6大板块,共计60多幅精品文物图片。海丝博览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区以赴联合国参展的七省联展内容为版本,更多地融入福建、福州有关海丝的文物图片,以突显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联展” 曾于2013年在福州拉开帷幕。此后,展览足迹踏及国内各大城市,并远赴海外。从今年开始,这一展览还将赴东盟十国巡展。
2014年5月,该展荣获全国博物馆展览最高奖——第十一届(201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今天,它再次回到福州,以图片展的形式在首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中亮相,这对于正在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的福州来说,极具重大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通过海路,以商贸为依托,承载文化、艺术交流的和平之路。它绵延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至非洲东部,经红海进入欧洲,串连起沿途众多港口。来自中国、印度、阿拉伯、埃及、罗马、希腊等民族的古代商人都曾致力于这条海上商道的开拓。由于航路上往来着陶瓷、丝绸、茶叶、香料等诸多商品,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料之路”等。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公元8年)在今天广西、广东等地派遣使者,通商异域,中国丝绸甚至能抵达古罗马帝国。宋、元时期(960~1368年),中国的广州、泉州、明州、福州等均是世界性大港,来往着不计其数的各国商人及货物。中华民族曾为人类古代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其艺术、科技、哲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至今仍能从古迹的追溯上,感受其不朽的光芒。【陈国明(首席记者)/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