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民多 民怨大
台“国防部”各部门进入新大楼办公后,大约有近百个处级单位、近3000名官兵进驻,原来的办公大楼博爱大楼将移交“法务部”使用。对于新大楼的军事价值,岛内舆论虽有报道,但关注度并不高,一般民众也不关心,议论最多的是除了“工期长”、“造价高”外,就是对普通市民生活的影响。包括引起交通拥挤、噪声增多及治安问题等。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国防部”新大楼所在的大直剑潭里,里长毕无量经常接获居民的抱怨和投诉。这些居民指出,“国防部”为了准时搬迁,工人连夜赶工、测试广播系统,令周边住户鸡犬不宁,多次反映仍不见改善。而对于大批军人进驻新大楼,当地居民更是担忧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品质。毕无量不满地表示,“国防部”新大楼东侧勤务大楼与社区只间隔一条八米宽的巷道,大量官兵进驻后,每天吹哨、集合、答数、唱歌都会影响居民生活,大量军车也会影响居民的停车空间。“士兵们来自不同阶层、社会,背景复杂,人一多,治安就不好。”而在该大楼兴建期间,附近居民就曾多次前往抗议。除了施工造成周遭居民生活不便外,他们还担心大楼配备的多种武器及电子设备,会发出影响健康的高能电磁波。况且“国防部”新大楼战时必然会成为首要攻击目标,该区域将因此增加危险性,也会影响房价。
不仅新大楼邻里不满意,“国防部”旧营区附近的店家也不开心——大量官兵上下班、执勤、外宿、休假时,对周边商圈消费贡献很大。附近的桃源街各式面点商家林立,大量军人在此消费近30年。现在“国防部”搬走了,周边商圈每年要减少数千万元的商机。这些商家因此抱怨当局浪费人力财力,“建筑好好的,没事干吗搬那么远”。
尤其让台湾军方扫兴的是,举办新大楼启用典礼时,已故台空军中士蔡学良的母亲尤瑞敏与军中人权促进团体突然来到新楼大门前抗议,诉求台军官兵人权得不到保证,孩子在军中冤死。抗议人员虽遭门口宪兵以人墙挡下,并未妨碍典礼进行,但却引来了很多记者与民众的围观,让启用典礼大煞风景。
针对附近居民的反弹与不满,台军“国防部”发言人罗绍和少将特别回应表示,“国防部”鼓励官兵尽量使用大众捷运系统,避免上、下班期间造成周边交通困扰,未来也将规划相关活动,让周边邻里尽快接受“国防部”这个好邻居。罗还表示,军方未来规划活动,将尽量多邀请周边邻里乡民参加,让“国防部”成为大直居民的“好邻居”。此外,新大楼营区周边舍弃过去的钢筋混凝土高墙设计,改用铁制栅栏,民众从外 “一眼就能看进来”。军方希望能借此拉近与驻地居民的距离,争取居民的好感与支持。郁 鸿[军情专家] 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