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9期

加紧对古村落的保护利用,留住乡愁

2015年10月26日 15:57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2013年全国人代会上,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联合其他8位全国人大代表交了一份建议,他们认为,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应注重古村落的保护。他们指出,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尊重历史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留文化遗存,应当引起重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各种水利移民、生态移民、工程项目移民的过程中,一些古村落不可避免地解体或遭到破坏。古村落的破坏,不只是那些古老的宗祠、村街、戏台、水井等有形遗产的消失,在城镇化进程中,“以惊人的速度解体”的,包括村庄的名称。当村、乡、镇重新划定,一些村名就此消亡。而这些古老的名称,有的存在于二十四史等历代文章典籍之中,一旦消失,就永远地与历史文献割裂。

  中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广、个性鲜明,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明珠”、 “民间收藏的国宝”,近年来逐步受到世人的瞩目。传统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条件的见证,承载着人们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史川流。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些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分期分批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已分四批共公布了108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

  古村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 、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 ,是中华敢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 。

  “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就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著名作家冯骥才如此评价传统城镇化大潮中我国古村落快速消亡的现状。

  在福建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量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福建悠久农耕文化的结晶,体现了和谐、多元、具有强烈区域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如今,必须重视的是,依附着这些古村落而存在的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化的庞大载体,也是中华文明多种化的记忆贮存器,更是许多从福建走出去华侨华人、福建籍台湾同胞乡愁的源点。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