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9期

余少舟与台湾同宗余氏宗亲的长久宗谊

2015年11月02日 15:56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回台湾后,余庆雄又打来电话,说基隆余氏宗亲听到找到祖地,都很高兴,许多人要他带队来云山村祭祖,于是他们决定组织大规模的晋香团回家乡谒祖。当年年底,台湾省基隆市七堵区大德庙管理委员会德兴社社长余慧泽率进香团120多名团员来到芦田镇云山村进香参佛、参访、省亲,开展两岸宗教文化交流活动。此行,余庆雄向他介绍德兴社社长余慧泽、余忠仁、余光复、余偑儒等热心台湾宗亲。此后连续三年,台湾宗亲又组织两次晋香团来朝拜,最多一次人数达160多人。

  余少舟说,20多年来,每年每次台湾宗亲返乡晋香,他都会参与接待。现在他能清楚地说出每个台湾宗亲返乡晋香的次数,如余慧泽返乡13次,余光复返乡27次,余庆雄返乡19次,等等。每次普香活动期间,余少舟都充当他们的向导、采购员和通讯员,负责联络、咨询、采购和安排具体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到最好,他提前“备课”,全程服务,亲自做好迎来送往工作,让他们充分感受家乡人的热情和周到。为了让台湾宗亲体会到家乡人的礼遇,他还报请安溪县相关部门出面接待。对此,台湾宗亲们非常感动。

  真诚相待 他们之间的宗谊日益深厚

  之后几年,余少舟离开安溪居住厦门,但是他仍然热情参与两岸宗亲交流工作。节日问候和互寄名信片是他经常做的事,除此之外,他还经常网上与余庆雄等台湾宗亲联系。余庆雄告诉他,他建立了华厦余氏源流研究会网站,专门联络世界余氏宗亲,并多次到河南省固始县、江苏省睢宁县寻根。受余庆雄为宗亲服务的那种恆心、毅力感染。余校长也更热心投入两岸余氏宗亲交流,在厦门的他,也成了台湾余氏宗亲的接待站,只要台湾宗亲到厦门联系他,他都会出面接待,并帮助台湾宗亲处理来大陆的一些事宜,忙碌不够来,他会拉女儿帮忙。每次有台湾宗亲要云山村祭祖,不管手头有多忙,余少舟总是立马与云山村宗亲联系接待工作,并提前两天回云山村,安排相关事宜。

  余少舟在帮助台湾宗亲在谒祖进香的同时,还引导台湾宗亲为家乡公益事业建设尽力,同时,余少舟全力协助村委会用好捐赠款项,当好义务监督员,并及时把项目的落实情况拍成相片寄到台湾,使台胞乐捐、放心。20来年,台湾宗亲先从捐赠修公路、建学校教学楼、赠送云山小学电视及大量学习用品等入手,后来买一部拖拉机负责每周一五接送云山村到芦田镇上中学的学生,设立奖助学金。还注意引导台湾宗亲发挥他们优势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从“输血”变“造血”,用心帮助云山村宗亲致富。余庆雄、余光复帮助引进地瓜、淮山、西红柿等高产农作物种苗在云山村种植成功。把村里几十个青年到珠海余光复先生的金嵩饰品有限公司里去打工。使他们走出山门,开拓视野,学到技术,学到知识,增长智慧。这些青年若干年后,奔赴全国各省市开店、办厂、开公司,在外地买房、买车,还回云山村建新房。20多年前,云山村是省定的特困村,全村都是土木结构的破瓦房,现在100多座三、五层的小洋楼拔地而起,金碧辉煌,旧貌换新颜,是芦田镇脱贫致富的典型村落。

  余少舟还建议台湾宗亲把家族年轻人也带过来,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根在安溪、在芦田镇云山村,以培养新生代的家乡观念,防止与家乡亲人的相互往来出现断层。最让他高兴的是参访成员每次都在不断增加,每次都有新面孔。安溪县有关部门组团赴台交流,他会建议他们到基隆七堵区堵南里看望余氏宗亲,他认为,亲人间要常来常往才会更亲。2014年,他和台湾宗亲参加第六届海峡论坛“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2015年初省台联组织赴台湾开展两岸同名村采风活动,他也打电话给余氏宗亲,采风团在基隆受到了余氏宗亲的热情接待。 (蒋碧辉/文)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