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5年第10期

漆艺见证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融

2015年12月04日 16:02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不仅是瓷器之国、丝绸之国,更是漆艺之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使用天然漆的国家。河姆渡的朱漆大碗界定了中国用漆的历史,它和各朝代的各种各样的漆器记载了我国辉煌历史文化。福建是漆文化的发源地,并将漆器工艺传播到台湾,推动了海峡两岸漆文化的交融。

  百年闽台漆艺 传承七千年文明

  在漆文化至少七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从战国至西汉500年的漆文化鼎盛期,还是六朝战乱及瓷器兴起导致的360年漆文化衰微期,漆艺的创造虽然代有新意、永无止境,漆艺的制作中心却兴衰更替、终有竟期。近年来,福建作为一个新的漆文化中心正在崛起,为漆文化的延续和发扬提供了可能。

  福建省美术馆馆长游光霖认为海峡两岸的文化、艺术同根同源,却又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分治了50余年。他说,过去由于两岸对立,没能把对台湾的当代美术现状的研究提到学术的操作层面上来。现在随着两岸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台湾美术的历史和现当代美术的成就,应该进入大陆美术研究的理论体系,从而使中国美术理论的研究成为一个整体。尤其是现在为促进两岸的统一,更需要在文化和情感上做更多开放的民间了解、互信的时候。为此,两岸美术展的举办,美术史、美术理论的研究,无疑是向大陆介绍台湾很好的一个管道和表明研究立场的一个平台。

  漆艺史是文化艺术史中的重要一环,台湾漆艺史的现状当然也反映了台湾文化艺术生态的许多现象。关注台湾文化艺术的生态,理解闽台漆艺的现状与传统艺术史渊源的互动关系,有助于理解过去的成就,以及现在艺术家努力的目标,既往隔阂陌生的感觉便会转化为亲切而有趣。

  清末,福建、广东一带因经济因素移居台湾的先民,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时代,并未能将精美但费时耗工的漆工艺完整地从大陆移植至台湾,然而随着木制高级家具(如太师椅、八仙桌、神桌、神龛等)与器用的产制,亦伴随传入在这些家具或器用表面髹涂漆汁的技艺,桃园大溪与彰化鹿港是当时主要产地。当时髹涂这些家具或器用的生漆购自大陆后,于本地加熟桐油在太阳下搅拌制成熟漆以供髹涂。

  资料显示,除了受日本漆艺的影响,台湾地区另有一支传承自福建的漆工艺。1949年,前台湾省议会秘书长陈翔斌夫人刘淑芳女士成立“美成工艺社” ,聘请福建漆艺家传授技艺,制作漆器贩售。由于料贵工繁,价格高昂, 1978年“美成工艺社”结束营业。虽然短暂,却也使得生活在台湾地区的国人再度认识福建漆艺,并培养出一位资深漆艺家唐永哲先生(1997年去世) 。唐永哲先生曾于1964年成立振华漆器益设,推广漆工艺,并于1988年在隶属于当时台湾省建设厅的手工业研究所台北展示中心举行漆器工艺展,推广漆器艺术。

  1996年,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文化建设委员会辖下的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有鉴于台湾地区漆器工艺的式微,遂委托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进行漆器艺人陈火庆技艺保存与传习计画,招考10位年轻学员,为期1年,由陈火庆先生、王清双先生与黄丽淑女士传授漆艺,其间也聘请大陆艺师吴川与郑力为两位传授技艺。除了官方的传习计画,资深漆艺家赖高山与长子赖作明也单独招收学员,传习漆艺。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漆艺家交流的日益频繁,有“从河姆渡走来国际漆艺邀请展”及台湾漆艺界策划的一些活动把两岸的艺术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两岸的漆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