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拍片的理解,拍片就是讲故事,但我希望自己拍摄的片子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故事,它里面还需包含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张彤说
与华大台湾同学会联合开展几次活动,都会看过一个文静的女生在忙着拍摄,她手里拿着单反相机,姿势很专业,侧面向台湾同学会会长林湐蒝了解,原来她叫张彤,12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她还过拍几部微电影。怕我不信,林湐蒝发个微信视频让我看,《画说闽南》这是张彤最近拍的,我仔细的看完片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用画来解读闽南文化还有带蝴蝶的惠女阿芳,很有创意。于是找机会加她微信,透过这样的联系,与她聊起了微电影背后的那些故事。
张彤出生于台湾台中,父母很早来广东创业,三岁时随父母来广东生活学习直到大学来华大读书,她笑着说,由于大部分时间在广东学习生活,对广东比对台湾熟悉,回台湾反而不适应,到台湾只有见亲戚,没有朋友。她来华大读书后,父母也离开工作生活20多年的广东回台湾开店,现在她放假要回台湾了,还要花一段时间的适应。
为什么选择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她说,小时候父母忙碌工作,自己又没什么伴,只能留在家里与书为伴或看电影、电视,文静的她不大喜欢说话,但是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
她读初中时就迷上推理类的小说,学着思考一些问题,总想用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小时候觉看到电影里面的人穿着牛仔裤、扛着摄像机到处走拍很酷,但是看到要加班加点,爬上爬下,那么辛苦,又高难度,觉得不可想象,那时在她心中植下对电影独特的情怀。从此张彤就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拍摄成故事,然后自己当导演,拍摄些属于自己的电影。这种情怀在高中的时候逐渐萌芽,她笑着回忆说,有一年高中放假期回台湾,遇见台湾政大读广电专业的表哥,听表哥讲起他们拍片的乐事和见闻,表哥把拍片形容去旅游,每次希望能去不同目的地,这一句话触动了她,她说从那时起她更确定自己心中真正喜欢什么,于是高中毕业,父母问她读什么专业时,她不假思索的告诉父母,要读同表哥一样的广电专业,做一个电影人。
父母尊重她的想法,由她自己决定。她说别人是先从选学校然后再选专业,她则相反,刚好看到华侨大学有这专业,于是就来泉州读书。
大二下学期开始,她开始拍微电影了,学校老师布置拍摄任务,将近一年时间,她跟一个同学合作,连续拍摄了五部微电影,《倖存》、《黄雀》、《建设爷爷》、《纯真年代》以及最近的《画说闽南》。一下子拍那么多片,她笑着说,只有《画说闽南》是她跟一个同学两个人合作,其它几部都有剧组人员,她只是个打杂的哦。她说《黄雀》是警匪片,《倖存》是悬疑片。由于看过《画说闽南》于是我话题一直围绕着它。张彤介绍说,认识片中的主人公蔡永辉老师是因为拍摄《建设爷爷》认识的,那时建设爷爷和蔡永辉老师一起参加音画无界的活动,经介绍认识,对蔡老师也有一定了解,刚好学校老师布置拍片任务,于是就征求蔡老师的意见。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