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娅教授发来短信邀我参加9月17日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台湾女诗人陈育虹对话暨朗诵会”时我很高兴,自从为《海峡瞭望》撰写“台湾诗人推介”专栏后,我就犯了“台湾诗人”过敏症,凡看到这四字,第一反应是,有没有写过?若写过了,内心就涌起亲人之感,若没写过,自然是要把他/她纳进我的台湾诗人资料库里,好生推介一番。我的这些心理活动自然逃不过冰雪聪明的晓娅的感知,她发来的第二条信息时,知道你在开“台湾诗人推介”专栏,言外之意是,这么一个好诗人我不会错过推介给你。
陈育虹?恰好真没写过。但这名字也不陌生。百度了一下,原来,大陆颇具影响力的“诗人文摘”博客及微信公众平台曾推送过“陈育虹专辑”。2015年7月,在福建建宁举办的“第十届海峡诗会”也有陈育虹的身影。新世纪以来,两岸诗歌交流频繁,大陆的许多诗歌活动经常可以见到台湾诗人活跃的出场,陈育虹现身的频率尚不算太高。此番陈育虹入驻中国人民大学成为第五届驻校诗人,也提供了大陆诗人进一步认识、了解陈育虹的可能。
为了配合9月17日晚首师大这场特为陈育虹举办的对话暨朗诵会,我在当天上午“作家网”微信公众平台的“文本”栏目特意推送了陈育虹诗作,为了便于我们与陈育虹对话,细心的孙晓娅教授已预先发来陈育虹一大组诗作和译作,也方便了我的工作(我目前供职于作家网站)。在编辑陈育虹诗作的过程中,我感觉她和大陆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接受大学教育的那拨学子在阅读资源上比较接近,都受到西风东渐时现代派读物大行其道的熏染。在当晚的交流中才知道,高雄市文藻外语学院英文系毕业的陈育虹大部分时间寄寓加拿大,那么,她的诗歌写作中“双管齐下、多重指涉的言说系统……题材、体例与要求看似凌乱、失焦,却能以某种私密的语调、细腻的省察、深情甚至率直的告白,塑造出近似李清照封闭又敏感、自我陷溺又意识清明的心境……”(罗智成语)的西方现代派特色的表述和成型文本,就可视之为作者长期置身西方语境中的自然吸入,而非大陆诗人后天遭遇西学强力撞击后的生猛吞食所结出的成果。
我经常在大陆的网络上(从论坛、微博到现在的微信)看到诗人们对台湾诗人的评价,大抵都是台湾诗人太传统,语言过于讲究唯美抒情,现代意识过于欠缺等等。每当这时我都很想说,错了,台湾诗人在诗歌语言的多向度追求、在诗意层面的多层次掘进,一句话,在先锋之路上的奔跑且跑得颇快的,已经不少了。我们的思维不能还停留在对台湾前行代诗人的阅读定势上。譬如这次新近接触的陈育虹诗作,又一次加深了我的如上判断。且看她的《超现实石室》,海边恋人的性与爱,呼应着海的节奏、月亮的节奏,其中的无意识潜意识在海浪的拍打声中、在性与爱的汹涌中拍打着恋爱中人,也拍打着读者的心潮。那个晚上,陈育虹朗诵了这首诗,她用近乎女巫的中低音或喃喃自语,或加速前进,形成一种迷幻的效果,有如一个人在舞台上灯光幽暗,追光灯只罩着她,她进入了自己的石室里而视现场的我们于不存在。后来陈育虹又朗诵了一首诗,依然有这样的神秘凝聚效果。相信听过陈育虹朗诵的人都将过耳不忘。台湾诗人龙青在我的微信留言说,她经常听着陈育虹的朗诵听得泪流满面。
当晚被陈育虹的朗诵打动的自然不止我一人,在随后的对话中,大陆诗人潇潇所提的问题就与朗诵有关。潇潇在大陆诗人里头也算热心朗诵的了,但这个晚上,她由衷表达了对陈育虹朗诵的倾慕。陈育虹认为,文字和音韵是一首诗的两翼,一首诗能不能飞起来,能飞多高,凭借的正是这两翼,因此除了文字,她也很重视诗的音韵。陈育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与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家庭,父母喜欢评剧和昆曲,哥哥喜欢摇滚,家里就这样被音乐环绕着。陈育虹把对音乐的理想贯彻到她的诗歌创作里,譬如《让雨》一诗,15行诗里有10行以“让”字开头(加上句中的“让”就有22处),形成一种温柔却又有力的催促,一路读下来音乐性也非常强。
针对诗人蓝蓝关于在陈育虹诗中读到的大多西方而非中国典故的提问,陈育虹自述确实对中国典故不是很熟悉,对诗中的用典陈育虹说,典故不宜太冷僻,太冷僻的话难以引起共鸣。陈育虹坦承自己的写作经验更多来自阅读,她在大学授课时经常鼓励学生要尽量阅读各种书籍而非纯粹文学作品,她认为,一个诗人可以从天文、地理等貌似与文学无关的阅读中吸取更多有益于创作的养料。除了诗歌创作,陈育虹在绘画上也有不俗成就,这个晚上,电子屏幕的背景就是她的荷花图,冷色调的荷花显出了空茫和迷蒙,不是很艳很热烈。陈育虹说,人的精力有限,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她决定主要放在诗歌上,绘画慢慢退出了她的创作范畴。陈育虹说,诗本身就是抽象画,她希望她写出的诗作可以让每个阅读者继续完成另外一半。
陈育虹的简历让我小小地吃了一惊,1952年出生?我怀疑时间写错了,眼前的陈育虹怎么也不像一个63岁的人,她看起来连50岁都不到。我微信上关于她的评价很多都说“美女”,确实陈育虹兼具古典与现代之美。
2015-10-2,北京。安琪[著名诗人]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