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寻找突围机会
纺织服装业是福建省传统优势加工业,特别是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化纤、棉纺、织造、印染、非织造布、针织、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服装服饰、纺机纺器等门类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纺织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五位。仅泉州,构建起涵盖棉纺、化纤、织造、染整、制衣、辅料等较为完整的纺织上、中、下游产业链,形成了年产值近2000亿元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随着近年来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许多从事外贸的企业首当其冲,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是陷入了无利可图的境地。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持续低迷的市场状况至今并未出现好转,部分服装上市公司终端的销售数据低于上年同期,纺织服装业只好在困境中寻找突围机会。
由于福建省并非产棉区,一直以来,福建纺织服装业由于原材料在外,且自给率偏低,缺乏对上游原材料的成本控制和掌控。从2013年开始,不少企业都加大化纤原料的用量,减少使用棉花的比例。在迈入微利时代后,纺织服装业在高库存、整体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欲破“大船掉头难”是个大问题。当前福建纺织服装企业正在极力摆脱同质化竞争问题,朝着个性化、时尚化、差异化方向发展。
许多传统纺织企业面对传统棉纺产品的滞销和持续走低的利润率,纷纷转型进行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大。福建宏远集团有限公司引入新兴竹纤维新溶剂生产技术,并率先在国内实现投产,现在这家福建省最大棉纺织生产企业,已经转型成为国内竹纤维生产龙头企业。
在石狮市,浔兴拉链已经建立起了全国拉链技术开发中心,石狮已有100多家骨干公司与全国知名科研院所结成产学研合作开发产品,形成了盖奇集团“中国T恤面料研究中心”;泉州天宇化纤织造实业有限公司正在投建新型高性能差别化锦纶纤维产业链项目,这一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超过30亿元,建成后,将能够生产高强丝、异形丝、超细旦、彩色丝(免漂染)、纳米丝等高端全差别化锦纶纤维,其中彩色丝、超细旦、纳米锦纶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此外,福建省一些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引入新设备,研发新产品,谋求新增长点。福建省纺织协会负责人认为, 纺织业要重点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提高产品附加值,走精品路线;在“两化”融合上下功夫,以信息化推动成本节约、效率提高;在市场营销上下功夫,进一步向“微笑曲线”两端要效益。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