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国内顶级生防专家对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福建艳璇生物防治技术公司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组联合研发的“重要经济作物害虫(螨)天敌资源发掘与利用”成果进行了评价。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其中在天敌规模化生产与应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0多年攻关,获累累硕果
项目组研发的“重要经济作物害虫(螨)天敌资源发掘与利用”成果,是针对我国几种重要经济作物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害虫(螨)天敌资源发掘与利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经过连续10多年的攻关,由11个项目集成而成,获得了累累硕果。
在这10多年中,项目组建成了重要经济作物害虫(螨)天敌种质源库,库内收集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标本和捕食性螨类标本,鉴定出几种重要经济作物(毛竹、棉花、蔬菜、龙眼、荔枝、枇杷、水稻、茶叶、柑橘、食用菌及周边环境的害虫(螨)天敌资源2179种,其中有59种属新发现的品种、26种为中国新纪录种;组建了水稻、棉花、柑橘、毛竹、龙眼、荔枝、枇杷和茶叶等八大农林作物的害虫及其天敌资源数据库查询系统,共收集、整理害虫天敌1874种,其中,毛竹上天敌的69种、柑橘上天敌的186种、 龙眼作物上天敌54种、荔枝作物上天敌昆虫52种、枇杷作物天敌82种、茶叶作物上天敌176种、水稻作物天敌702种;棉花作物上天敌553种。用户可通过本系统获得八大作物的害虫及其天敌信息。项目组首次制定了小黑瓢虫、日本刀角瓢、日本恩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种质资源的个性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发掘几种重要经济作物害虫(螨)的优势天敌种类24种,开展11种优良天敌的相应生物学、生态学、害虫——天敌——植物相互关系研究及利用评价、建立部分天敌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为大田应用提供依据。
与此同时,项目组还发明了利用捕食螨携带真菌多靶标控制害虫(螨)的方法与产品;选育出胡瓜钝绥螨对阿维菌素具有抗性的高抗品系,并提供生产应用;明确了以释放胡瓜螨(抗性品系)为核心的害虫综合防治措施能够保护与促进本土天敌的增长,对柑、棉花害虫(螨)的自然控制起重要作用;颁布并实施了3项捕食螨生产、应用标准,填补了国际该项研发空白。
10多年来,该项目组对天敌的田间综合配套应用技术体系进行研究与创新,开发出多种天敌的高效繁殖、贮藏、运输与释放方法,创建了以天敌生物防治为核心、生物防治与生态安全为目标的(螨)综合调控技术体系。项目组还获得了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相关论文103篇,其中10多篇被SCI收录。在我国30个省市1170个县市柑桔、棉花等作物主产区建立“以螨治螨、以螨治虫”、“以螨带菌治虫”示范区1657万亩次,减少农药使用量4245吨、减少防治成本15.6亿元,增产节支49.5亿元,减少劳动工日1275万个,减少防治用水3928.2万吨,生产出无公害农产品1049.7万吨;与央视《科技苑》栏目合作拍摄《以螨治螨》、《活跃在大棚里的捕食螨》等科教片6部在全国公映,举办生物防治培训班213期,培训农民8.43万人次,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