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一衣带水的福建与金门,为两岸炮仗的前沿阵地,炮弹几乎是双方“对话”唯一的方式。如今,随着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福建与金门成为交流的前沿阵地,并在许多领域开花结果。经过20年的运筹,福建向金门供水这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终于尘埃落定。2015年10月12日,福建向金门供水在晋江龙湖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10月完工,届时,两岸共饮一江水成为现实。
为什么要向金门供水?
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金门,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是一个旅游胜地,尤其是海峡两岸实现“小三通”以来,金门游客数量激增,成为促进金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尽管金门旅游资源丰富,但缺水始终成为制约金门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金门属南亚热带气候,暖熟少雨,区内无大河,水资源极度贫乏。据公开信息显示,金门有小型湖库15座、水塘、深井5000余口,控制面积在4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仅有6条,短小且独流入海,径流利用率极低。金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0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资源警戒线,如果遇上枯旱季节,情况则更加严重。
10多年前,金门因遇旱年水资源频频告急,已经严重影响金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所需求。从1995年起,两岸先后组织了10多批专家进行交流,考察、研讨,并进行了反复论证。两岸专家一致认为,解决金门缺水最科学、最经济、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从福建引水。2013年6月,两岸两会就此达成共识,决定从晋江引水供给金门。
据晋江水利局总工程师刘地强介绍,一条取之晋江金鸡拦河闸,从南到北贯穿晋江的全封闭输水线路已经建成。他告诉记者,这条全封闭输水线路,将晋江东山、溪边、龙湖3个天然淡水湖串联起来,形成了整个晋江市引水工程网系。据了解,全封闭的隧洞及箱涵将这3个水库相连,互相调节,在应急事件下可互相调节用水,能达到双保险的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向金门供水的水质。
为此,在2013年6月26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表示,金门用水攸关民生,通过两岸合作解决金门居民的用水问题,既满足了金门方面长期以来的愿望,也有助于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两岸两会就金门供水达成了共同意见,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于伟国访台的时候表示全力支持此事。范丽青说:“我们愿意积极地加以全力促成,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尽早落实相关的事宜。”
福建怎样向金门供水?
至于福建怎样向金门供水的问题,晋江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刘地强表示,目前,福建已有厦门、大嶝岛以及平潭岛等多个引水工程,相关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金门引水工程随时可以启动。
金门县政府表示,自金厦实现“小三通”以来,往返海峡两岸通过金门中转或赴金门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金厦海峡已经成为一条沟通两岸的重要黄金水道。因此,为促进金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金门县政府在积极争取落地签注,以及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张夏会”在金门举行,使得“小三通”持续升温,据统计,仅2015年上半年就已突破80万人,达83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6%,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福建游客始终高居榜首。
对于许多福建人来说,金门无疑是台湾22个县市中最为熟悉的一个。台湾《中华日报》撰文指出,上个世纪的“8.23”炮仗催生了金门独一无二的战地风光,也让金门成了海峡间绕不开的一处旅游胜地。自1949年后,两岸对峙,金门扮演了几十年的战地角色,至1992年军事管制解除后,才迈入发展观光产业的新时代。
金门前县长李沃土已经记不清自己到过福建已经多少次了,他最喜欢用“肉眼就可以看见”来形容福建与金门的距离。除了战地风光,李沃土最喜欢推介的还有金门传统文化。他告诉记者,金门的古厝主要是沿袭闽南传统建筑风格,行走于古巷旧宅之间,就像是阅览一幅民俗的风景画。此外,因为金门岛上有300多种鸟类,冬季有上万只珍稀品种珍稀的鸟类从西伯亚飞来。它们早上从金门到厦门捕食鱼,晚上回到金门栖息。为此,李沃土还风趣地说,这些鸟类很早就习惯了“小三通”。
2012年亚洲最大的免税店金门“升恒金湖广场”试营业,商品性价比高,福建省康辉旅行社台湾部经理介绍,他们设计的“骑行金门”非常受游客欢迎,骑车逛逛古厝,尝尝小吃,买瓶老酒,都是别处体验不到的风情。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