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张艳璇研究员,是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博士,她30年如一日探索“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率先解决了困扰我国40年之久的天敌捕食螨商业化运作难题,被公认为是中国“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的领军人物和天敌商品化的开拓者。
主持攻关消灭毛竹螨害
福建省是“毛竹之乡”,立竹量居全国首位,占世界25%,毛竹速生快长,经济效益高,被农民誉为“绿色银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毛竹需要求量急剧增长,大量的混交林被改成纯竹林,地面垦复、劈草等人为干挠强度增大,竹林原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了。1994年,福建省40多个县市的毛竹主产区爆发了“毛竹螨害”,以致农民拥抱“绿色银行”奔小康的梦想破灭。
毛竹螨害引起了福建省植保所研究人员张艳璇的关注,在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高度重视下,在福建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张艳璇主持了福建省“九五”攻关项目《毛竹叶螨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该项目成为了新中国诞生以来福建省首个农、林大协作项目。
福建省毛竹大面积遭受螨害的信息传开,引起了国际相关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为此,日本、英国、新西兰有关专家纷纷要求加盟研究,共同探索毛竹螨害暴发成灾的机理,并共同研究受损竹林的修复措施。
经过5年对福建省40个县市、86个乡镇进行全面勘查、研究,以张艳璇为首的项目组专家提出“毛竹健康,控制螨害、丰产培育”的植保新思路,以此作为综合治理福建省毛竹叶螨危害的总体指导思想,将毛竹林有害螨类的综合治理(IPN)与毛竹综合营养管理(INM)有机结合起来,即“四步走”的战略措施:实施了对竹腔进行药剂注射,迅速扑灭害螨虫源地,对毛竹根部施用“药肥”(课题组配制),提高毛竹自身抗逆能力,释放捕食螨,达到消灭害螨的目的,逐步将纯竹林改造成的混交林,重新恢复毛竹林原有的生态功能。
1996—2000年,这套竹林害螨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在南平、三明、龙岩、福州等地20多个县、市、区的20多万亩毛竹林试验、示范、推广、获得成功。控制毛竹害螨效果达90—98.5%,使许多频于荒芜的竹山重新恢复生机,这项成果直接创经济效益1亿多元,为山区国民经济、区域生态、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该项成果填补了国际上同类研究的空白,对国内外竹林害螨的控制与益螨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该项目获得了200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建国以来福建省林业系统的第一个一等奖,2001年获得了福建省王丹萍科学技术三等奖。同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01年—2005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指南项目》,2002年被列入国家林业部重点推广项目。
率先发现控制柑桔害螨的天敌
作为“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的专家,张艳璇还是率先国际第一个发现控制柑桔害螨的天敌。她告诉记者,中国广大农村种植柑桔很普遍,而柑桔园中柑桔害螨(红蜘蛛、锈壁虱)是最重要的害虫,全年喷洒农药2/3是用以防治柑桔害螨。她说,根据农业部2006年的1份资料表明:我国柑桔园每年害螨发生面积1亿多亩次,防治面积1亿4千多万亩次,全年用化学农药次数达10—15次,占柑桔园总用药的60—70%,农药用量达近30万吨,防治费用达44亿元。其实,防治柑桔树上的害螨,不仅在中国,在国外同样也是个难题。为此,如何防治柑桔树上的害螨,成了全国植物保护专家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1998年,张艳璇在嘉陵江上第一个发现并证明胡瓜钝绥螨在10—38摄氏度的气温下,能捕食柑桔红蜘蛛、锈壁虱的各螨态。这一发现在嘉陵江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为此,她在国际上第一个利用极瓜绥螨作为一种天敌应用到柑桔园中控制柑桔害螨、扩大了胡瓜钝绥螨作为天故应用范围和新的用途,为我国农作物害螨的有效防治提供一个优良的天故品种,并获得国家专利。
自2001年来,张艳璇博士相继在福建、广东、湖北、湖南、浙江、四川、江西、重庆等10多个省市、293个县市柑桔园建立“以螨治螨”示范区50万亩次,技术辐射面积125万亩次,受益20多万户,减少农药600多吨,生产出无公害果品近20亿元,经认出证,果品达到A级,为我国柑桔害螨有效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螨害,所以做为植保专家,‘以螨治螨’研究任重道远。”张艳璇说,梨和苹果的害螨除红蜘蛛外,有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二斑叶螨、果苔螨等,遭受螨害的苹果、梨树叶片枯黄、严重脱落,破坏光合作用和树体有效养分的积累,造成减产。为保证水果品质,农民每年要打10至15次化学农药以达到防治的目的。但由于红蜘蛛抗药性强,防治效果甚微,且化学农药防治不仅污染了环境,破坏土壤的结构,而且还造成果品农药残留,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002年以来,张艳璇博士的“以螨治螨”技术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陕西省植保站、新疆建设兵团农技站合作,相继在陕西洛川、富县、宜川、铜川、延安、白水、合川、新疆阿克苏、伊犁、库尔勒及南京栖霞等地释放捕食螨,建立苹果、梨园“以螨治螨”为核心的绿色防控示范区10万亩次,防治效果达85%以上,减少农药使用量60%左右,降低防治成本50%左右,深受果农欢迎。
该专利技术于2004年被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列入重点示范项目,2006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重点示范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同年原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及副部长范小健批示“深入研究‘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并予有力支持加大推广步伐”。胡瓜钝绥螨于2008年被列入农业部主推的天敌产品,2012、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我信赖的绿色防控品牌产品”。
据统计,近几年来,张艳璇博士已经在我国9个省110个县市的柑桔产区建立“以螨治螨”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135万亩次,辐射面积678万亩次,受益农户20万户,减少农药用量近1700吨,节约防治成本3.8亿元,增加产值1.66亿元,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近300万吨,减少劳动用工40万个劳动工日,增收节支32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张艳璇主持的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农业部中华科技奖二等奖一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发表论文140篇,专著1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注册7个商标,被评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优秀巾帼发明家,福建省农业科技先进个人和福建省十佳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2005年获得蒲蜇龙学者科学基金优秀生物防治工作者奖。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