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是福建省第一批援疆的科学技术特殊项目,该项目入疆后广泛被应用在棉花、香梨、玉米、水果、啤酒花、蔬菜等农作物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项成果在新疆天山南北进一步的推广,改善了新疆的农业生态。
福建省特殊的农业科技援疆项目
“以螨治螨”绿色防控技术,是福建省重点的农业科技援疆项目,施用该技术就不用施化学农药,运用天敌防控就能控制住害螨,让农民省工省钱,种出绿色放心的粮食、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这项技术几年前就在新疆昌吉州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现场验收。此举标志“以螨治螨” 生物防治技术在福建省对口支援的昌吉州试验成功。
张艳璇博士的“以螨治螨” 生物防治技术,被福建省列为重要的农业科技援疆项目,以此扶持昌吉州农业发展。在福建省援疆干部的积极协调和全程跟踪服务下,张艳璇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在昌吉州的棉花、玉米、水果及蔬菜等农作物上示范应用“以螨治螨”绿色防治技术。2011年,张艳璇博士为昌吉州赠送了7万袋近2亿只捕食螨和相应的工作经费,在昌吉州共建立了3000亩的示范推广基地,经过张博士团队的不懈试验和推广,“以螨治螨”绿色防控技术在新疆特定环境、气候中取得显著成效。
为查验这项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情况,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昌吉州农业局、昌吉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国内同行专家,对利用捕食螨控制棉花、玉米等作物上的害螨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现场观摩及验收。
专家组对玛纳斯、呼图壁县及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昌吉市的棉花、制种玉米、蔬菜示范田实地查看分析,认为示范效果明显,尤其是控制害螨效果突出,示范田均未使用杀螨剂却基本控制了害螨,平均防效率达90%以上,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验收结果表明,采用这项生物防治技术,每亩可降低生产成本100多元,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记者随同专家组来到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老龙河腾飞农场200亩的示范田里看到,在使用“以螨治螨”这项技术后,棉花的长势喜人,棉叶上很少看到虫眼,朵朵棉絮洁白靓丽。援疆干部、时任昌吉州农业局副局长叶品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块地共投放了两次捕食螨,没有打任何杀螨剂,捕食螨已经控制住了这块地的红蜘蛛,预计棉花亩产达450公斤以上。在金华实农场占地150亩的示范田里,从应用“以螨治螨”技术中尝到了甜头的农场主刘文告诉记者,投放3次捕食螨后,他种的玉米田就没施过农药,对害螨的防效却达到90%以上,如今玉米长得棒大壮硕,丰收在望。于是,他翌年在农场1000亩地里都使用上了这种‘以螨治螨’的新技术。
棉田“以螨治螨”创新成果领先国际
“以螨治螨”在新疆实施中,该项目应用于棉田的创新成果,领先国际。新疆植棉的历史,一般认为不少于2000年。根据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自东汉起至南北朝时期,塔里木盆地各地和吐鲁番地区已相继种植了棉花,并有了棉纺织手工业。新疆不仅广种陆地棉,而且能种植长绒棉,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自对外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棉花种植得到了大面积的发展。到1999年,自治区棉田面积扩大到9.7万公顷,总产3000万担。棉花产值达到95.97亿元,占新疆农业总产值的41%。如今棉花已成为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由于棉株上有很多害螨,螨害造成棉花成长不良,结出的棉朵颜色发黄,质量下降。为消灭虫害,只有大量打农药,这样同样影响棉朵质量。但棉花受虫害时,如果没有及时治理,不仅影响棉朵质量,而且产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然而,如果采用化学农药消灭棉株上的害螨,将会在棉朵上残留农药。棉叶螨(二斑叶螨、朱砂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是棉花生产中重要害螨,造成棉叶枯萎,一般造成减产10%——30%,严重的会造成绝收。以生产建设兵团为例,2001年——2005年棉红蜘蛛累计发展生面积1042.26万亩次,防治面积613.6万亩次,农药用量达8068吨(平均每亩0.5公斤)防治费用3.227亿元。
张艳璇博士受命主持福建省首批援疆绿色防控项目,历经8年对棉田益害螨生物学、生态学研究,在国际上第1个证明胡瓜钝绥螨作为棉花害螨的生物农药新方法用途)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1年以来累计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多个师100多个团场、昌吉州、阿克苏、库尔勒等棉区建立“以螨治螨”示范区200多万亩次,解决世界上棉株红蜘蛛生物防治难题,在理论上填补该项目的空白,在实践中提供成功的范例。《棉花、香梨、啤酒花害螨生物防治研究》获得了2008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捕食螨在新疆无公害农业中应用》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