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童书里的语言对孩子们而言具有“学习语言”和“认识世界”的意义。他正是坚持着这样美好的初衷,运用别具一格的“浅语的艺术”为孩子们创作了许许多多在宝岛流传了几十年的经典作品。他的作品用童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爱的启迪下成长。
“青蛙,青蛙,什么地方才是你的家?有时候,看见你在草地上,有时候看见你跳进了池塘……”这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良先生作品《青蛙歌团》中的片段。读着林良的作品,伴随着俏皮的儿歌和温馨的儿童故事,让我们走进林良先生的童心世界。
祖籍福建厦门
林良,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擅长于写散文和儿童文学,有着“台湾现当代儿童文学之父”之称,是台湾儿童文学界公认的“大家长”“长青树”。他祖籍在福建厦门,1924年在厦门出生,在发表散文作品时,他习惯用笔名“子敏”,而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时,都以“林良”出现,是台湾小读者口中的“林良爷爷”。
林良不仅写散文也写童诗,还翻译童书。在他几十年创作生涯中,他的儿童文学著作《小太阳》流传的时间最广,其中一篇父亲写给女儿的信,被选录在课本中。由于在这篇文章中父爱深挚动人,为此,他的“好父亲”形象长年不坠,《小太阳》更是被多次印行,甚至被台湾公共电视台拍摄为13集的动画剧集,还发行了DVD。该著作呈现的是书中早期台湾社会生活,还有他的家、家人与一只狗的故事。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人、很多家庭、很多世代。与他认识的人,都能感受那股亲和力。他有一颗大爱之心,经常会陪着孤单的孩子聊天,以他们的角度与视野对谈,让孤单的孩子体会到人间的温暖;让生活快乐的孩子更加快乐?
阅历丰富,给了林良的儿童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他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语”科及淡江大学英文系,当过小学教师、新闻记者,历任台湾“国语”日报编辑、编译主任、出版部经理、“国语”日报社社长,最后是以董事长兼发行人退休,退休后全身心投入从事写作。
也许是天生与儿童有缘,林良26岁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国语”日报》编辑儿童副刊。由于缺稿,因此得亲自撰稿。为儿童写作,不同于平常的文章,下笔要注意用儿童语言和词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被儿童所领会。因此,这对初出茅庐的他来说,也是一项挑战。为写出更多让孩子领会的作品,他经常和同事的小孩相处,听孩子们讲故事,仔细观察孩子们说故事的方法及表达方式、孩子们对什么事感到兴趣或觉得好笑……逐步与孩子们建立友谊,了解了孩子们的世界。
他有一颗童心,几十年来,一直以儿童文学工作为生平职志,为儿童写作长达50多年。他以台湾“国语日报”“看图说话”专栏与小读者结缘,结集出版《树叶船》、《青蛙歌团》、《月球火车》,《小动物儿歌集》、《小纸船看海》等图画书作品10余册,散文作品有《小太阳》、《林良爷爷的30封信》、《爸爸的十六封信》、《会走路的人》、《早安豆浆店》、《回到童年》等多册,儿童故事《我是一只狐狸狗》,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纯真的境界》等,另外他还翻译有海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200多册,是一个多产作家。他的作品影响力极大,认识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那股亲和力。他的作品曾相继获得“中山文艺奖”、“文艺特殊贡献奖”、“金鼎奖终身成就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读物金书奖”、信谊“儿童文学特别贡献奖” 、“全球华文文学星云特别奖”等殊荣。
一颗不灭的童心
林良先生有一颗不灭的童心,在他营造的童心世界里,青蛙、螳螂、蚱蜢、金龟子都像一个个生命力旺盛而又无限顽皮的孩童,而蝴蝶、蜜蜂、蜻蜓和萤火虫则会带着大自然的馨香从书本里飞出来,萦绕在你身旁。跟着小纸船去看海,和流浪狗一起去寻找家园,生命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守护。在“林良童心绘本”这套书中,林良先生用他那独特的“浅语艺术”,为孩子们营造着温馨浪漫的童年故事,构筑一段纯真美好的童年时光。
林良童心绘本(第一辑,全四册),这套书是他为小朋友们创作的儿歌和童话故事集,每一本书都附有音乐故事CD。儿歌部分由专业作曲者配乐演绎,童话故事部分则由知名电台主持人晓月阿姨亲自为孩子们讲故事。他期盼通过作品传播,在温馨动人的童话故事与琅琅上口的儿歌中,让孩子们学得知识、启发智能与想象力,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林良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童书里的语言对孩子们而言具有“学习语言”和“认识世界”的意义。他正是坚持着这样美好的初衷,运用别具一格的“浅语的艺术”为孩子们创作了许许多多在宝岛流传了几十年的经典作品。他的作品用童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在爱的启迪下成长。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