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届海峡青年节系列活动之一的“海峡两岸百名博(硕)士福州社会实践活动”,于今年6至8月开展,目的在于加强与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两岸知名高校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通过社会实践挖掘并留住一批人才。同时,创新台湾青年来闽交流模式,加强与两岸青年的相互认知、了解,增进互信、融合感情,进一步提升榕台人才交流合作水平。
实践活动:为台湾青年来榕创业打下基础
此次实践活动由福州市人社局承办,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及台湾高校140名博(硕)士来榕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期间,两岸学子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乡镇,在福耀集团、新大陆集团、海峡银行、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市台办等1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协助完成课题攻关、项目建设,解决技术难题以及短期挂职等活动。福州市人社局还组织“海峡两岸百名博(硕)士福州社会实践活动”交流座谈会,并邀请两岸博(硕)士研究生参加海青节集中活动。
清华大首批45名学博士研究生早已在6月28日就抵达福州参加社会实践。7月22日,两岸100多名博(硕)士走进福州新区,感受新区建设发展。8月5日,在东部办公区一楼举行的交流座谈会上,10多名两岸高校学子代表表达了对福州的眷恋。他们说,这次活动,让他们与福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两岸学子建立了纯朴的友谊,增进了彼此了解。同时,他们为这座城市从此有了他们的印记而感到自豪。
研究生们在此次的实践中,为福州的实践单位解决一些重点、难点和棘手的问题,为福州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理念,注入新的活动,该活动致力于打造福州市与两岸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福州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能与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建立良好的联系,充分利用好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人才智力资源宝库,加强福州与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高校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助推福州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向前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感受到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吸引海峡两岸高校学子来榕创新创业的魅力。通过这场活动,使台湾青年来榕交流模式得到了创新,海峡两岸青年的交流互动成为闽台融合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此外,台湾大学生来榕学习实践,有利于加强两岸青年的相互认知、了解,为台湾青年来榕创业就业打下了基础。
福州,让两岸学子产生归宿感
来榕参加实践活动的两岸学子中,许多人是第一次来到福州,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让学子们对福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曹苍剑在谈体会时表示,虽然社会实践任务较重,但一天温馨的生活为他们带来了精神补偿。在实践期间,他们每天夜晚可以在美丽的闽江边漫步,都能看到迎着柔和江风散步的人们,边走边海阔天空地聊着,一个个脸上都舒展着惬意的表情。他说,在这里,每天早晨醒来走到阳台,眼前都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在这里,每天都有“福州蓝”;在这里,每天都有海鲜吃。他认为,福州,这是一个让人充满幸福感的城市,一个让人产生强烈归属感的城市。
“回味古闽都,历史厚重;畅想新榕城,未来可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范蒙说,参访三坊七巷、福建博物院,让他感受到了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参观福州新区,让他对福州的未来充满期待。
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林少芳说,1个多月里,他们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台北世新大学等学子同住在福州市人才储备中心,下班后常在一块玩“谁是卧底”“杀人狼”等游戏,感觉台湾学子与人为善,热情,淳朴,谦虚,有很好的文化素养、个人修养,只可惜他们对大陆了解得太少了。
来到福州参加实践活动的台湾学生感触更深,台湾大学学生张诗隽说,大陆除了科技发展,还有智慧化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超前的都市规划让人充满遐想,让人迫不及待想搬到这座新颖的城市,享受不一样的居住环境!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