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6年第10期

“闽都文化论坛”:闽都文化研究、交流的平台

2016年12月12日 15:22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闽都文化论坛”,是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深化闽都文化学术研究,着力打造的闽都文化学术的交流平台,先后在福州、北京、台北三地举办了3届“闽都文化论坛”,对推动闽都文化学术研究、交流,扩大闽都文化影响,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挖掘闽都文化的深厚内涵,探讨海峡两岸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民间文化经贸交往,增强两岸文化认同感,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持续稳定发展,闽都文化研究会联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及台湾高等院校,拟于今年在台湾举办以“近代以来福州与台湾”为主题的“第五届闽都文化论坛”。 “闽都文化论坛”已经成为一个较有影响的文化学术研究、交流品牌。

  学术交流突破进展

  2012年1月15日,由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首届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论坛在福州隆重召开。省市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中国社科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光明日报》领导、嘉宾共计110人出席了会议。

  在开幕式上时任市长杨益民代表中共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光明日报》社何东平副总编专门委托参会的理论部主任李向军发表致辞。会上,还举行了《闽都文化概论》的赠书仪式。共有9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在规模规格、学术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一是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本次论坛受到有关领导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台盟中央、中国社科院、《光明日报》社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全国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嘉宾共计130人出席了会议,盛况空前。3月20日,《光明日报》通栏二版刊登了本次论坛的背景资料和专家发言,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二是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武寅、《光明日报》社副总编李春林、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贤模、海军装备部原部长、少将郑明、时任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益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祖武、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清华大学原副校长郑燕康等30多位领导和专家到会参加。三是学术交流水准之高前所未有。论坛共收到论文将近100篇,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辑部主任李红岩、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马勇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祖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所长陈其泰教授、海军装备部原部长郑明少将、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福建师大原副校长汪征鲁教授、闽江学院副院长、闽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赵麟斌、福州市社科联主席、闽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林山等9位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做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论文和发言内容丰富,新见迭出,不仅深入研讨闽都文化的历史面貌,更以饱满的热情,关注闽都文化的未来,探析闽都文化在中国现化代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阐释闽都文化的现代意义,较好地开拓了闽都文化研究的广度,并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拓展闽都文化深度和广度

  2013年1月20日,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与《光明日报》社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联合举办了主题为“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的“第二届闽都文化论坛”,这是我会首次在首都北京举办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为了开好论坛,练知轩会长带领有关专家于去年 8月2 -3日专程赴京召开两场座谈会,分别与《光明日报》社领导、约请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在榕工作过的或榕籍副部级以上领导以及部队军以上老领导进行座谈,认真听取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介绍闽都文化以及今后研究方向。这次论坛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规格提高、规模扩大。本次论坛得到了在京的闽籍或在闽工作过的老领导和国内权威研究机构、著名学府的知名专家学者的重视和支持。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克辉,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国台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全国侨联原主席庄炎林,福建省原省长胡平,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副主任林兆枢,武警部队副司令员薛国强,全国妇联副主席陈秀榕等26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和《光明日报》总编何东平、副总编李春林以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所原所长陈祖武等国内权威研究机构、著名学府的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工委书记朱华和副市长黄忠勇等市领导参加了本次盛会,从文化学术交流的层面看,其规格和规模在我市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二是水准较高、关注广泛。本次论坛,不仅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权威研究机构、著名学府的知名专家学者的支持,纷纷为本次论坛撰写文章;而且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众多中央级媒体和《凤凰网》等境外媒体的关注,当时各家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冒雪前来采访报道,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同时,在本届论坛上,汪毅夫、陈祖武、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李长莉、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等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的主题发表演讲。5月16日,《光明日报》分两版刊登了本次论坛的领导讲话、专家发言和近现代福州名人典型代表等,使本次论坛乃至闽都文化在全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这次论坛共收到知名专家学者的文章20多篇,这些文章以更高的站位、开阔的视野、多元的方法、新颖的视角,严谨的学风,深入探讨了闽都文化在开放型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和拓展了闽都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彰显了闽都文化的历史地位。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