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慈善情”——海西特色的品牌
“海峡西岸慈善情”项目是漳州市慈善总会打造具有“海西”特色的慈善品牌,主要帮助漳籍台胞困难家庭走出困境、安居乐业,资助台湾政要的祖籍地解决饮用水、道路等项目建设。这对增进漳台同胞的亲情、乡情和友情,促进台湾政要祖籍地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在2012年、2013年两年中,“海峡西岸慈善情”慈善助农项目共支持8个县(市、区)19个台湾政要祖籍地农村的饮用水、道路等项目建设。其中,道路建设10个,人饮工程4个,其他建设5个。这些助农项目紧紧地围绕台湾政要祖籍地群众的需求,较好地解决当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满足了当地村民的饮水、出行等切实需要。同时,市县慈善总会还对100户台胞困难家庭发放了30万元的救助金。
经过两年的实施,“海峡西岸慈善情”已经成为一项规范化运作、持续性开展、农村需要、村民欢迎、台胞关注的社会救助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也得到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拉动了市、县、乡镇各级及有关部门补助投入620万元,惠及上万名城乡群众,覆盖面广,效益明显。
2014年9月16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评选结果揭晓,漳州市慈善总会“海峡西岸慈善情”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成为福建省三个获奖项目之一。
全市首个民办学校慈善基金会成立
随着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2015年12月5日,漳州首个民办学校慈善基金会——“光华学校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该校拿出1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并承诺每年捐出5﹪的学费作为后续资金,专门资助在校孤儿和贫困生。
光华学校位于芝山镇甘棠村,目前在校有1000多名学生。学校在创办之初,就立足于兴办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平民化民办学校。办学10几年,学校在多彩校园、温馨家园、成长乐园和高校学园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而且学校也把精力放在贫困孩子身上,先后为近50名的贫困学生减免学费。
学校在以往提倡慈善的基础上,成立了学校慈善基金会这一运作平台,加大了助学的力度,扩大了助学对象的范围,使在校的贫困学生得到了更大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光华学校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林亚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芗城区慈善总会走进校园,宣传鼓励各界爱心人士积极投身教育慈善事业,关爱贫困家庭的孩子未来。恰巧,光华学校也开展“圆今日学子梦,造未来栋梁材”活动,开发以资助孤儿贫困生为主体的公益助学项目,所以二者一拍即合,促成“光华学校慈善基金”成立。
芗城区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叶永栋认为,民办学校跨出这一步非常不容易。他说,光华学校慈善基金会将遵守《漳州市芗城区慈善总会章程》,履行理事会、监事会职能,建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仅限用于助学对象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严格执行支出审核制度,实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对每笔基金的来源、金额、受助的学生名单、受资助金额及物资及时张榜向社会公示。据悉,漳州市社会福利院的两名孤儿已被光华学校慈善基金会纳入助学的对象。未来,基金会除了负责他们在光华学校就读九年义务制教育费用外,还负责他们在其他学校就读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文/山峦)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