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1期

海外华人春节充满故乡味

2017年03月28日 15:06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法国:巴黎市长为迎春狮子点晴

  随着华侨华人在法国的影响日益增大,庆祝中国春节的活动已为巴黎市政府和市民所接受,每逢春节来临,巴黎市民总会携家带口来到游行和演出场所和华侨华人一道庆祝节日。

  每当春节降临,巴黎市政府广场不仅装饰着洋溢喜气的红灯笼,而且广场上还会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时,众多巴黎市民自发聚集在这里观赏由法国华人侨团联合举办的春节彩装游行。与此同时,巴黎市市长还会乘兴为迎春狮子点睛,一时间锣鼓喧天,金龙银龙上下翻飞,彩狮精神抖擞,平安腰鼓、京剧人物、龙舟报喜等精彩表演张扬着华夏文明。

  巴黎13区是巴黎最早有规模的华人聚居区,拥有欧洲著名的“唐人街”。13区的华人社团新春彩妆大巡游活动起自1989年开始,每年都吸引超过10万名各国人士到场观看,成为深受中法居民喜爱的唐人街节庆文化节目之一。

  澳大利亚:春节压轴戏是赛龙舟

  在澳大利亚,华人的春节年哧更加浓厚。每年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际,悉尼都要举办一声大型的新年庆典活动,压轴戏是龙舟竞赛,往往吸引数十万观众。

  在龙舟竞赛开始后,数百名乘坐龙舟的队员竞相拨水力争上游,同时还有中国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每一项活动都深深吸引每一个观众。身在海外,举办这些活动,让他们完全沉浸在故乡的年味中。

  墨尔本华人春节游巨龙的活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华人拥有长达100多米的世界最长巨龙。每年春节,华人社团都会组织200多名健壮的澳洲人和华人扛着这条巨龙串街走巷,壮观场景令人乍舌。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春节不是节日,因此也没有假日,缺少喜庆的必要基础,就连那个“恭喜发财”的新年祝贺电话,也得下班回到家时撑着疲惫的身子才能提起话筒。华人习惯的中国春节是冬天,而在澳洲,春节正值夏天,夏天过春节让人感到别扭。

  近年来,澳洲新移民们变得“现实”起来,知道不管遗憾多大,想念多深,我们不可能年年春节赶回中国去,也不可能将中国的春节搬来澳洲。于是,因地制宜。这里大小几十上百个华人社团,春节期间活动频繁:几十、几百人的餐馆聚餐,听听唱歌看看跳舞;几十几百人组织个舞会,舞后再来个抽奖助兴;热衷于政治的,找个名目搞个聚会,对着麦克风作一番讲演,人多人少,也算有了听众,享受一下人生难得的风光。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世界的距离也大大缩短,春节期间,常有应邀赴澳的一个个中国文艺团体,在歌剧院、市政厅举行一场场开人眼界的演出,大大活跃了假日气氛。不过,春节到来时,更多、更普遍的,还是家庭、朋友间的聚会,这些聚会,让一个个家庭传出了欢声笑语,让一个个餐馆爆满。春节澳洲的(中国)餐馆,最辛苦的是老板,笑得最开心的也是老板。

  新加坡:华人春节与中国基本相同

  新加坡人大部分是华裔,华人过春节,家家都要蒸年糕、贴春联、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团圆饭。祥和的气氛,弥漫着每一个家庭。

  春节这一天,晚辈纷纷给长辈拜年祝贺,孩子们从长辈那里得到了压岁钱。华人的习俗中有是究,大年初一扫帚要统统收起来不许扫地,以免扫走吉祥福气。在拜年时,一定拿着一个精致的小纸袋,里面装着两粒柑橘作为贺年礼,两粒柑橘象征着“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等多重要意思。为此,柑橘成为新加坡华人农历新年前必须采购的年货之一,年节前往往供不应求。

  几乎在新加坡销声匿迹的春节庙会,近年来在韭菜芭城隍庙广场重现,每年都会吸引数千人前往观看。庙会上别开生面的福建歌仔戏、现代歌舞秀、小吃摊和游戏摊等,当地市民感受到春节的热闹和喜庆。

  此外,新加坡的华人春节特色浓。农历春节即将来临时,在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每年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牛车水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传达新年的吉祥和欢乐。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