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8期

走进希拉穆仁大草原

2017年10月27日 10:32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转发 打印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敖包”多筑于山顶丘陵之上,一般呈圆形,顶端插有柳条等,形似烽火台。最初都以部落为单位筑“敖包”。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上几块石头或几捧土,然后跨马上路。随着喇嘛教在蒙古社会传播,到了清朝时期,有了以部落为单位,每年举行一次“祭敖包会”的习俗,祭祀一般都在农历五月中旬举行。

  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是希拉穆仁草原上蒙古族群众的盛大节日。2016年6月底,作为第3届希拉穆仁草原旅游节内容之一的红格尔敖包祭祀暨那达慕大会在红格尔敖包景区举行。当天,红格尔敖包景区接待来客近20000人次。

  上午8点,红格尔敖包祭祀活动正式开始,普会寺喇嘛举行了盛大的法会,焚香、诵经,在普会寺喇嘛的主持下,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把奶食、奶酒等祭品献于敖包之上,按照传统习俗祈求吉祥、平安。祭祀结束后,在红格尔敖包景区演艺广场举行了精彩的萨满祭祀表演,再现了公元13世纪祭敖包的盛况。当天还吸引了来自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等地的搏克手、骑手共120多名,参加那达慕大会的搏克和赛马活动,举办方对参加赛事活动的草原健儿进行了奖励。

  敖包祭祀暨那达慕大会活动主要是向广大游客展示了敖包文化、萨满文化等草原蒙古族民俗风情,有益于进一步提升希拉穆仁景区的品牌效应,促进希拉穆仁镇旅游产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热情的蒙古汉子扎布一家

  在希拉穆仁草原接待我们一行的是蒙古汉子扎布一家,这位憨厚的蒙古汉子信仰藏佛教,因此他的名字是附近庙里的喇嘛给他起的。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全家共有4口人,妻子叫苏布登花,夫妻俩有一双儿女,女儿西安大学毕业已经出嫁,现在家中只有夫妻俩及儿子3个人。

  扎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牧民家庭,祖祖辈辈在希拉穆仁草原上过着游牧的生活。人们都知道,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因为他们过着游牧生活,马背就是他们的家。今天在这里放牧,也许明天就要离开这一块熟悉的草原到另一个陌生草原放牧,广袤的草原几乎都印满他们全家人的足迹。

  他从8岁就开始学会骑马放牧,当时的草原上没有学校,没有医院,在茫茫草原上,几十公里有才能看到一座蒙古包。所以,孩子要读书就得到百里以外的学校去上学,马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他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能识字有出息,再穷再苦也得让孩子读几年书。

  他说,过去的草原不有电灯没有电话,交通、通信都极为不便,贫困困扰着家家户户。自对外改革开放后,沿海的经济活力冲击着封闭的草原,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如春风般吹进了草原,让世代游牧草原上的牧民居有定所,开始过着安定的生活。

  习惯于游牧生活的牧民定居下来后如何放牧?为了保护草原,政府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既保护牧民的利益,又保护了草原。政府给每户牧民划拨了一块草原,但规定草原不准放牧,只能在每年秋天时候把青草割下储存起来让牛羊过冬。现在政府分配给扎布家有4千多亩草场,家里还养有30多头牛和200多只。现在女儿西安大学毕业后已经出嫁,儿子天津大学机电专业毕业后,回到草原帮助父母从事旅游接待工作。他说,他家现在每年仅旅游接待收入就有20多万元,生活过得其乐融融。

  站在蒙古包前放眼望去,白色的蒙古包蘑菇般整齐地排列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一群牛羊在悠悠吃草,如诗如画的草原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整天生活在喧嚣的城市里,睁开眼睛能看到的就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摩肩接踵的人群,在这里我寻找到了一份难得的宁静和闲情。

  扎布生在草原,长在草原,草原是他的家,也是哺育他成长的地方,他爱草原上的一草一木,他爱与他昼夜相处的的牛羊。所以他培养儿子上大学,学业有成后,他让儿子回到草原从事旅游服务工作,他要让儿子把学到的知识服务于草原,他要让全世界到草原旅游的人都能通过他们的接待,了解他的家乡希拉穆仁草原,爱上他的家乡。

  谈起现在的生活,扎布脸上闪着灿烂的笑容。他告诉记者,过去牧民的生活很贫穷,蒙古包里的设施非常简陋,没有电没有电视,牧民过的生活是:白天数牛羊,晚上数星星,许多牧民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草原。现在不一样了,草原发展了旅游,草原上有了电,有了电视,家家户户有网络,可以看电视,可以从网络上看世界。他说,有了微信,天南地北就像近邻,朋友就是在千里外,仿佛就在咫尺间。他表示相信,随着希拉穆仁草原旅游的深度开发,草原上牧民的生活会越过越好。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要我加入他的微信,他说,我们有缘相识就是朋友,希望我带着家人一起到希拉穆仁草原来观光。(文/陈国明)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