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挺起工业经济的“脊梁”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福建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龙岩市最具发展优势的产业之一。早在“十一五”期间,龙岩市就把机械产业列入“10+3”产业的重中之重进行培育,促进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该市开始承办“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充分彰显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特色,为机械产业打造了一个对外开放交流的大舞台,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如今,提起龙岩的机械产业,人们自然地想到“龙工”、“龙净”、“新龙马”、“龙马环卫”等龙头企业,而它们所引领的,则是龙岩机械产业的三大集群:运输机械、环保机械、工程机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多年推动,龙岩市运输机械集群扬优成势,在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加工方面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目前全市拥有整车、专用车生产企业10家,配件企业100多家,主产品包括微车、客车、专用车(环卫车、应急电源车、排水防涝车、自卸车、警用执法车、邮政物流车、挂车等)、农用车、载货车,以及发动机、车桥、缸套、液压件等汽车零部件。
环保机械是龙岩市另一个蓬勃兴起的集群。目前全市环保设备制造及配套企业达50多家,基本形成了以龙净环保、东源环保、卫东环保为龙头,以生产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电-袋除尘器、脱硫产品、气力输送产品、脉冲除尘器等为主的大气污染治理环保设备制造产业群,在除尘、干法脱硫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并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拳头产品。
工程机械集群同样发展快速。龙岩全市现有工程机械及配件生产企业30多家,龙头企业龙工集团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50强,自主开发和制造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装载机等整机产品,以及传动元件、液压油缸、齿轮泵阀、水箱管路等核心零部件,并配套建设了大型现代化的精密铸锻件保障基地,2015年产值22.38亿元,出口连续4年超过1亿美元。
春华秋实。经过多年潜心培育,三大机械集群如“三驾马车”,拉动该市机械产业快速奔跑,东源环保、盛丰机械、海德馨汽车、枭龙汽车、龙合机械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迅速成长。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机械企业发展到200多家。
有了坚实的产业基础,龙岩市凝聚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勇气和实力。2016年中共龙岩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做大做强3个主导产业,其中之一便是机械制造产业:到2020年,机械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从300亿到1000亿,实现这样的跨越发展,靠的是什么?龙岩市机械产业形成了较强的铸造、锻造、机加工能力,在生产、经营、管理、销售、技术、品牌、人才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这是优势所在。但龙岩市机械工业的总量偏小,产业配套能力较差,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端产品少,后劲不足等等,加上当前环保设备行业竞争激烈、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疲软等不利因素,发展形势严峻,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
正视问题,还要“对症下药”。于是,中共龙岩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产业兴市”战略的意见》指明了机械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研究,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化、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具体发展方向是,加大高端装备产品研发力度,促进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新突破,重点打造“中国专用车之城”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为帮助机械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能力弱的普遍共性问题,龙岩市加紧搭建完善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如汽车产业,在设立龙岩清华紫荆创新研究院、龙腾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的基础上,拟联合高校创建汽车(专用车)技术研发中心,实行产、学、研密切合作,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攻关技术难题及培育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对于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该市采取“一企一策”方式破除发展障碍,促进做大做强,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发展局面。新龙马公司资产嫁接重组便是成功一例。随着市场的变化,省、市两级政府极力帮助新龙马寻找有资本、有技术、有市场的战略合作伙伴,经过多轮洽谈和努力,最终促成国能电动瑞典有限公司、国研科技集团成功“牵手”新龙马。
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中,政府极力做好政策引导扶持。如出台《龙岩市中心城区环卫保洁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龙马环卫实施“制造+服务”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为龙马环卫在全省、全国推广该模式提供样本,推动该市环卫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实现龙马环卫在2020年前达到百亿企业的目标。业内人士认为,有理由相信,龙岩借势跨越、打造千亿级机械产业集群必定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