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伤残之躯带领乡亲脱贫
1956年,朱彦夫回到山沟里,才知道全村许多户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穷得叮当响。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深深感悟到:贫穷才是他们最大最凶恶的敌人!他那一颗被泪水煮过的心又开始激烈地跳动。为了练习生活自理,朱彦夫回家8个月,就砸碎了饭碗141个,菜碟盘子23个,茶碗7个,泼掉饭菜上百次,因摔伤、冻伤用药90多次……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一直与命运搏斗。 1957年,全村8名共产党员,一致选举朱彦夫当了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朱彦夫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察访民情。他的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电。一个个山里人想都没想过的大工程,在张家泉热火朝天地展开,一干就是10多年。
他肩负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写地的绝世文章!他拄着双拐,爬山头,到田间,访贫问苦到家院;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打机井;他躺在地里,跪在沟里,育苗、拔草、浇水;他带领村民,千方百计,历经艰难,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山果园;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产;修道路、搞副业,全村用上了电…… 昔日的枪炮轰鸣,化作了醉人的丰收谣、欢乐曲;他带领沂蒙山区的百姓,以勤劳的天性,将战火烧焦的土地,装点得秀美而丰腴。
在故乡张家泉村当村支部书记的25年中,为了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朱彦夫走遍了这个山村的山山水水。羊肠小道崎岖坎坷,布满了碎石块,朱彦夫常被绊倒摔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流。他开玩笑说,他一共有4种走法:一是靠假肢立起站着走;第2种就是跪行跪着走;第3种就是爬行爬着走;第4就是滚行滚着走,滚行快一点,但是滚行损失很大。天长日久,他练就了一个自我保护的妙招,摔倒时残余双臂快速抱住脑袋,这才一次次避免了性命之忧。皮肉之苦、流血、疼痛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从致残到学会走路后,他就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每天摔3个5个跟头,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那几年,朱彦夫那15斤重的假肢被磨坏了七副。尽管每副都缝了又缝,补了又补。
修水渠是朱彦夫回村干过的一件大事。为寻找水源,朱彦夫的双腿受了大罪。他在日记中这样记述:“胃病发作数天了,今天去池家峪寻找水源,不巧把腿磨破出血,顿时痛得难忍。……找出歌本,腿越痛越唱,直到不痛为止。在更热天气里,腿差不多每走必破,都是用这样的办法来对付……”呻吟和歌唱都是声音,朱彦夫选择歌唱。他最喜欢唱《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越疼越唱,直到身体不疼了为止。
数九寒天,朱彦夫拖着假肢不停地在水利建设的工地上走动着,残肢的截面会磨掉一块皮,露出粉嫩的肉来。有一天,朱彦夫觉得残腿疼得有些异样,就用牙咬着固定假肢的皮带扣子,却怎么也咬不开,他用残臂砸,用力往下磕,仍无济于事。见此情景,旁边的人跑过去帮忙,一看,原来是井里的泥水、腿上的汗水、断肢创面渗出的血水,已把假肢和伤腿冻在一起了。人们掉泪了,有人脱下棉袄捂在朱彦夫的伤腿上,一位老人抱着朱彦夫的腿呜呜大哭。
朱彦夫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经过25个春秋,终于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全乡的先进村,使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朱彦夫以对“使命”的执着、对命运坚韧的抗争,以悲壮的形式,超越自我的人生极限,又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文明建设的凯歌。
他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出出进进为村子里办事,从来没有在村子里报销过一分钱。到了80年代,张家泉村凭借花椒种植早和多的优势,一度成为辐射沂源、沂水、蒙阴三县最大的花椒集散地。原来贫穷的小山村,彻底翻身成了致富模范村。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