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峡瞭望  >   2017年第2-3期

两岸同属一个连江的传奇

2017年05月04日 10:17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黄岐游“海神”两岸共祈福

  虽然一个连江县被分隔在海峡两岸,但海峡隔不断两岸的“五缘”关系,他们不仅有共同的语言、相亲的血缘,还有相同的信俗。海神是海峡两岸沿海渔民的共同信仰之一,连江县黄岐半岛元宵节游海神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因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曾经一度得到民俗专家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闻名遐迩。每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黄岐半岛的渔民都会举行隆重的游神活动,海上鞭炮连天、烟花漫天,热闹非凡。与黄岐半岛隔海相望的马祖岛上渔民,也会同步庆祝,两岸同放烟火和鞭炮,营造不夜的海峡。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黄岐半岛的渔家称“开彩”,渔民们就忙于选购各种色纸,劈竹筒、削竹签、剪色纸,细心扎糊各种彩灯。农历初九日,渔家称“天辰日”,大人们就着手扎糊海神灯,一般先用直径0.13米左右的毛竹,均劈八瓣,用竹圈套其中以固定,竹子、木条连接成骨架,扎成海神头像灯。海神像灯高约3米,宽近1米。海神头戴皇冠,脸部用白纸裱褙,线条用毛笔勾勒,饰以剪纸,眉目清秀,胡须似乎随风而飘。中空内装有灯泡,以电池为电源而发光。头像在柔和的烛光、电灯光的映衬下,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如今,工匠们更是与时俱进,在工艺制作上以LED作为装饰,使海神灯装饰更富有时代感。

  正月十一日晚,是“海神”上岸入境之夜,渔家称“上纸夜”,黄岐半岛家家户户都备荤素盘菜,焚香点烛放鞭炮,以示恭迎。接下来的6天,即是游海神的日子。每晚19时左右,海神灯在凉伞的引路下,愈显尊贵和威严。出境牌、高照灯、乐队、高跷队、腰鼓队、各色花灯队等一路随行,沿着村主干道巡游。队伍中30面矩形的“骨排灯”,一面绘有《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像,一面写“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等祝福词。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4盏花篮灯,花篮灯中空部分用竹、纸等材料做成立体造型,以传统故事中的二十四孝为内容,形象生动,灯光闪烁。村民们穿上各式各样的传统服装,扮演各种角色,穿行在游神队伍中。扛灯的工作人员统一着古典服装,整支队伍像一条灯火长龙,浩浩荡荡,徐徐向前。海神灯所到之处,村民夹道迎接,家家户户焚香点炮,备荤素菜恭迎,盛况空前。有的还边游边舞边唱,“海神到你厝,明年就造厝”。希望海神能带来好运气,庇护渔民们出海平安,海上养殖大丰收。栩栩如生的海神头像、缤纷璀璨的花灯彩灯、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夹道狂欢的渔村百姓,构成一幅黄岐半岛渔民狂欢的热闹画面。

  游神民俗活动在黄岐半岛流传着一个海神故事的神奇传说,并地黄岐半岛代代相传。据传,明朝时黄岐湾的胡氏家族一位渔民在海上捕鱼时,茫茫大海中漂来一个木制人头像,头戴黑色纱帽,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栩栩如生。渔民甚感奇异,遂带回家中。当夜梦见一贵胄模样的公子,神采奕奕,自称“吾乃玉皇三太子,因触犯天条被天帝腰斩三段,脚丢闽安,身置闽南,头投贵地。尔等如能尊吾敬吾,塑吾头像游境内各社,必佑尔等丁财两旺”。梦醒,胡姓渔民吓出冷汗。心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据梦中所见,用竹制其头像,装扮一新,黄伞遮盖,择族中耆宿敬捧头像、香案,由12人护卫抬着游遍境内,配以高照灯、锣鼓、唢呐等,热闹非凡。是年,善良勤劳的胡氏家族果然一帆风顺、添丁发财。从此,每年举办游神活动,俗称“游胡头”,也叫“游海神”。后来,信仰的渔民越来越多,游神活动逐渐扩展到黄岐半岛苔菉、北茭以及马祖岛等地。

  黄岐半岛游海神的风俗始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黄岐半岛渔民每年农历初四、初五就开始制作海神头像,正月十一凌晨安置在妈祖庙内,经“开眼”后抬出游街。有时还配合舞龙、舞狮、高跷等表演,正月十五达到高潮。游神期间,两岸共庆,直到农历十七日早晨,在笙歌鼓乐中点焚彩灯,神像在海边火化“升天”,游神活动才告结束。

  “两马同春闹元宵”:两地交流品牌

  2016年,是“两马协议”签订15周年。2001年1月28日,马尾、马祖开创性地签订了《福州马尾——马祖关于加强民间交流与合作的协议》(简称“两马协议”),率先打破了两岸隔阂了50多年的坚冰,拉开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序幕,被称是“两马”一小步,两岸一大步。而自协议签订以来,“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如今“马尾马祖元宵节俗”已经成为“两马”乡亲互相往来、同庆佳节的盛会。

  2016“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灯展共设“猴舞新春”、“魅力新区”、“船政风采”、“民俗风情”、“趣味童声”、“靓丽之都”6大灯区,共有115个大小灯组,1000多个民俗彩灯,其中“猴舞新春”灯区,融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或群舞,或奔跑,或腾跃,烘托出猴年生动活泼的欢闹景象。“民俗风情”灯区,拗九粥、打肉燕,元尊、东涌陈酿,两马美食相映成趣;福州古街区“双杭商埠”和台湾马祖的东引灯塔、芹壁石屋,两岸地标古今相照;这一隅,福州将福州新区、自贸试验区、“海丝”枢纽城市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四区叠加”的战略优势物化为高楼形象;而马祖蓝眼泪、悬崖潮涌雪等一片“蓝色”旅游资源抢入眼帘。在五彩缤纷的花灯映照下,50多名台湾同胞组成的马祖交流联欢团和马尾乡亲同台竞技舞狮、舞龙,热闹非凡,让人流连忘返。

  15年来,随着“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规模的扩大,“两马”交流硕果累累,从“小三通”到“大三通”,从绕道行到货物直达、人员直通、落地签注……以花灯为媒,两岸在经济、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不断促进。

  如今,“两马同春闹元宵”已经成为马祖、马尾两地交流的品牌活动。(文/远鹰)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

相关阅读:

台湾特产礼品选购
到台湾游玩,给亲戚朋友们带点“伴手礼”是少不了的差事。那台湾到底有哪些比较出
台湾十大美食小吃
台湾小吃闻名世界,散落在民间的小吃成千上万,“十大小吃”是一种传统的称法,因为它
台中特产——凤梨
凤梨酥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了,但却是到60年前在台中市经过创新,才成为今日的凤梨酥
同安封肉
  闽南同安县“封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当人们办喜事或建新房,举办筵席,都忘不
三明美食之旅
三明美食之旅:沙县小吃、永安小吃、竹笋特产、擂茶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主办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国台湾网

地址:福州市华林路80号  邮政编码:350003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