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2日,一场6.5级强震让花莲受创严重,地震已造成7人死亡,260人受伤,67人失联;花莲慈济医院接收了6名来自大陆的地震伤者,其中4人轻伤,1人重伤,1人送医后去世。大陆在第一时间愿提供救援队遭到蔡当局拒绝,出于政治考量,蔡英文当局让日本救援队入台。对此,有岛内学者分析, 是蔡英文当局刻意操弄,让花莲救灾变味。
两岸携手共同面对灾难顺理成章
海峡两岸同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隔绝一道人为蕃篱,使得同胞之间在灾难到来之际,无法共同携手面对。自1978年台湾开放探亲后,两岸开始有了交往。两岸同胞之情得到了再续。然而,由于台湾当局缺泛政治化考量,致使两岸合作共同抗御灾难的努力实际上进行得并不顺畅。
1999年台湾发生的9·21地震,李登辉当局对大陆的赈灾行动进行种种不实歪曲,造谣、淡化和搁置大陆种种关怀及救灾行动,遭到两岸民众的质疑和抨击。在2003年两岸共同抗御SARS期间,当时的陈水扁当局也是将此事件泛政治化,不仅以种种借口阻挠两岸同胞的在抗击SARS方面的合作交流,拒绝大陆所提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等物质援助,还将防御SARS与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联系起来,利用SARS疫情煽动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敌意。
2008年大陆的四川汶川强地震造成了大面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了台湾同胞的极大关注,台湾当局和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给予大陆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当时台湾正处于政权转移过程之中,加之两岸关系长期处于僵局,两会的沟通与运作尚未恢复,使两岸抗震救灾的合作虽然有进行但并不顺畅。
2009年,当一场史无前例的强台风“莫拉克”肆掳台湾时,台湾同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灾情后,大陆同胞再也不能眼看着同胞受难,坚决抵制台湾当局的政治考量,慷慨捐资帮助台湾同胞度过难关。此次台湾的重大水灾发生后,针对两岸各界所表现出的赈灾热情,无论是大陆政府和人民,还是台湾当局和民众,都没有过多的政治考量,而是将赈灾看作一种纯粹的人道关怀和人道救助,让赈灾回到其应有的本质。
当时无论是台湾当局,还是普通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关切和慰问一致表达感谢之意,连民进党、台联党和其他“台独”势力也未敢象以前一样指责大陆的赈灾是在搞“统战”,也不敢要求拒绝来自大陆的援助。这说明,两岸关系的改善,已经使得使两岸携手合作共同面对灾难逐渐变得顺理成章。
李鹏:两岸同胞理应携手合作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同胞理应携手合作。”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鹏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中指出,正是由于两岸关系的改善,才使得两岸的赈灾机制能够迅速启动,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海协会和海基会、两岸的红十字组织、正在台湾访问的大陆代表团,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够最有效、最便捷地捐款捐物。
李鹏认为,也正是由于两岸关系的改善,才使得两岸人民互表善意更加真切自然,才使得大陆的善意被台湾同胞所接受和认可,才让越来越少的台湾同胞从政治的角度去揣测,而是更多的认为大陆的赈灾行动是人之常情、理所当然,也让台湾的偏激势力无法见缝插针,借灾难煽动两岸人民之间的对立。
“发生在大陆和台湾的任何灾难都是两岸同胞的不幸,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不幸。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胞理应携手合作,共同战胜灾难。”在谈到两岸赈灾曾经走过的一段弯路时,李鹏表示感慨。他说,虽然两岸之间在共同合作赈灾的问题上曾经走过一段弯路,但历史也证明,两岸同胞在重大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骨肉亲情是任何“泛政治化”的动作都割不断的。他指出,在两岸关系面临和平发展新局面的今天,两岸同胞应该更加珍视携手合作,共同抗御灾难的机会,不断剔除“泛政治化”的考量,共同总结抗御灾难的经验,加强共同抗御灾难的合作机制,使得在大灾大难面前,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加得到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