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台湾南部地震 大陆各界伸援手
2018年08月13日 15:17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公羊队第一时间入台参与救援
台湾南部发生地震发生后,正值猴年春节前两天,杭州廖伟夫妇本打算这一天去采办年货。廖伟一大早醒来,刚一打开微信,迅速涌来的一堆关于台湾地震的信息,让她心里咯噔一下:“6日凌晨3时57分许,台湾高雄发生里氏规模6.7级地震。台湾本岛多地震感明显,最大震度为6级。”接着,他们收到了在大陆鼎鼎有名的民间公益组织——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 (简称公羊队)发来的集合信息,招募搜救队员尽快赴台救灾。原本打算在杭州过年的廖伟夫妇,毅然报名参加赴台救援。
在这次救援中,廖伟夫妇等5名公羊队队员被整编到台南搜救队,一起参与救援行动。他们成为大陆第一支参与台湾地震救援的民间救援队。
廖伟的老公廖信明是台湾人,她是台属,去台湾手续比较简单。下午2时,会议室气氛凝重,赴台南先遣队召开行前会议。会议确定了初步救援目标:一是赶赴灾区,协助当地政府和救援队开展救援工作;二是了解灾区信息,协调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急救包、照明设备、安全帽……廖信明背着1.5米长的大包,廖伟背着行李,他们搭乘晚上航班,连夜赶赴台北。与他们合作的是春秋航空,机票和救灾设备托运都是免费的。廖伟介绍,一旦有救灾需要,公羊队就能尽快搭乘航班前往。夜12时,飞机落地,廖伟和丈夫廖信明在台北家中睡了一晚。受灾情影响,高铁不能直达台南,他们只能乘最早一班高铁赶赴台中,但没有座位,他们只能站着到台南。在杭州,其他公羊队员也没有闲着,12名队员也在办理签证,根据反馈信息随时准备出动,2月7日,大年农历29日,在杭州经商21年的台商王育诚带着爱人搭乘晚上7时多的飞机赶到台湾,在台中家里稍做休息,第2天一早就开车赶往灾区。
公羊队队员们戴着黄色头盔,身穿黄黑相间厚实的救援衣服,左胸前挂着对讲机,左手臂章写有“公羊队”字样这是他们的标志。2月7日上午11时,经过14个小时长途跋涉,廖伟夫妇抵达受损最严重的永康区永大路2段维冠大楼灾区现场,一同抵达的还有公羊队台南志愿者杨牧。
救援井然有序,一个区域内有很多队伍在搜救,医疗区在外边,外围区域设立了家属等待区。他们到现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当地救援指挥官报到,听从指挥安排。现场救援指挥官林村龙向公羊队员们简单说明了现场状况。廖信明和杨牧两位男队员被编入台南搜救队,他们到废墟中进行废墟清理和人员搜救工作。因为廖伟是女性,没有太多搜救经验,她负责在废墟旁边担任指挥官,做后勤辅助工作,同时与杭州公羊队保持联系。救援时,即便戴着口罩,她还能闻到浓烈的尸臭味。她说,那几天,就连洗完澡睡觉都能闻到那种味道。随之而来的困难是心理压力,进入救援地区前,赴现场的搜救者都要填写一份签到单,队员们开玩笑称之为“生死状”。
后来赶到现场的公羊队队员王育诚,第一次签完单子后,给好友发了一条短信:“我现在在救灾现场,非常震撼,现场非常凄惨。我后面是家属,纠葛的心我也能深深体会,我恨不得有大型设备。我参与活动,代表杭州来,如果失去联系,请找我老婆,她会告诉你我在哪里。”
救援不止有生理压力,还有心理压力,因为废墟很可能会发生二次坍塌。大年初一早上,台湾搜救队员现场发现一名生还者,现场两岸搜救力量合力救援,年仅8岁的林素琴成功获救。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