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国际学舍旧址
至今我还记得方正的场地,中间是主展区,与外围摊位隔出一个口字型,除了方便民众游走的动线,有时也同时举办两个不同主题的活动,文武市同于一处,非常热闹。彼时台北很少大型展场,国际学舍就像现在的世贸馆,使用功能跟切换主题的展非常密集。包括前两届的中国小姐选美也在这里举行哟。1992年这一大片杂乱无章的军眷临时栖所,开始从国际学舍拆起到1994年铺上草皮、种上树,经过20年变成台北市的绿肺公园。
这么多年过后,我曾在温州街的丰年社担任总编辑,常常下班从“农学大楼”走路兼运动,到忠孝新生路口搭车。经过新生南路这一大片公园绿地,常常有物换星移的感慨。天际线变了。从前买书过程,我很少抬头看天空,眼睛总埋在一落落、一堆堆的旧书中,而双手更是忙碌搬着、挪动着压在上头的书,深怕一本诗集就隐身于杂沓的书堆里。于是,总在搜寻最后一家店,袋子装满了收获时,才抬头看一下天色,常常已夕霞满天。
不像现在的大安森林公园,各种绿意高高低低铺成一张活色纸,蓝天一大片、阳光活艳艳,就是夕阳也放大好几倍……可是,当我走过信义路国际学舍旧址之处,总有一种魔幻的感觉;那里,彷彿是被“结界”封印的一块魔法之地,有我因为找诗的身影,还在寻找着,永远欠缺的诗集……那是当年文青的我,修练阅读与淘书的宝藏地。文 / 颜艾琳 [著名诗人]
简介:颜艾琳,台湾台南下营人,1968年出生,辅仁大学历史系毕、台北教育大学语文创作所肄业。年轻时玩过摇滚乐团、剧场、“薪火”诗刊社、地下刊物。目前担任新北市政府顾问、耕莘文教院顾问、韩国文学季刊《诗评》台湾区顾问、大陆诗歌刊物顾问与网站专栏诗人;曾获“出版优秀青年奖”、创世纪诗刊40周年优选诗作奖、2010年度吴浊流新诗正奖、2011年中国文艺文学类新诗奖章、2012年海南岛第一届桂冠诗人奖、2015年“第一朗读者”最佳诗人奖;并担任重要文学奖评审与艺文讲师、策划人、主持人、咨询委员,2010年与刘亮延合编并主演舞台剧《无色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