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大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
2018年08月27日 11:16
来源:福建省台办
字号: 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70%
国家层面对农村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带动了地方政府的热情。中国水网发现,2017年以来,全国各省市农村环境治理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从具体实施方案,到培育市场,都做出了明确的任务清单。其中,福建省在农村污水治理领域,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是投入精力较大的省份。
2017年,福建省制定出台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两个领域的新建项目,须强制应用PPP模式。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培育发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提到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吸引社会资本以PPP工程包或购买服务的模式投入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到2020年,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市场主体规模明显扩大,社会资本投入显著增长,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形成全面开放、政策完善、监管有效、规范公平的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市场体系,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17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福建省住建厅副厅长王胜熙表示,2017年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要全面启动全省未覆盖污水处理设施的365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同时采取整村推进方式,推广标准三格化粪池分户处理,当年全省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50万户,力争3年内基本实现乡镇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据悉,福建省2017年省级财政安排6.2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安排2亿元补助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安排1.2亿元补助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安排3亿元补助农户标准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并要求市、县两级均按不低于省级补助标准进行配套。
针对福建省大部分山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需要较大财政投入,王胜熙表示,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已于2017年3月印发了《福建省培育发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鼓励以设区市或县(市、区)为单位,将辖区内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及村庄污水处理项目捆绑打包组成一个或若干个污水处理工程包,实行PPP运作,也可以将已建项目的运营打包,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提高建设运行管理水平。
对采用捆绑打包PPP模式,省级专项补助资金上浮10%,并给予不超过100万的前期经费奖励。对采用厂网一体化运营的PPP工程包项目,根据项目达标处理的污水处理量给予运营专项补助上浮20%。同时,对于新发行企业债券用于工程包建设的,给予发债企业1%的贴息。
王胜熙指出,农村污水应“因地制宜”,福建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海拔350米以上的地区占80%,应充分利用福建省的地理环境,广泛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在非水源地、非主要江河溪流和无水环境特殊要求的区域,可将农村生活污水经三格化粪池处理后的尾水引入田间,用于农田灌溉。
此外,对于有些乡镇镇区人口稀少且分布较为松散这部分乡镇,镇区周边有足够田地的,将参考大部分村庄污水处理方式,采用三格化粪池处理,但尾水必须排入田间,力争到2019年实现所有乡镇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2020年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国家要求的70%以上。
[责任编辑:福建台办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