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陆上女神的陈靖姑,是福州仓山下渡人氏,千余年来,一直受到福州信众的敬仰和膜拜。近年来,随着陈靖姑信仰热涌台湾,不断有台湾供奉陈靖姑的庙宇和信众回到福州寻根访祖,并进行有益的陈靖姑文化交流,也为此推动了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在福州的开展。
陈靖姑民俗文化节:两岸民俗文化品牌
顺天圣母陈靖姑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工农路,系顺天圣母陈靖姑的出生地。据《闽都别记》中记载“夫人临盆时,景云覆室,紫气盈庭,闾里称其,引为吉兆”。
现存陈靖姑故居为2004年翻修,占地300多平方,小巧典雅,现存正殿、龙泉古井、牌坊、放生池、百花圃等建筑,常年百花争妍、绿竹长青。正殿是木构架式内供奉顺天圣母、圆通自在天尊、圣父圣母、36婆官等诸天神圣。殿中悬挂着“顺懿应天”、“崇福佑民”、“母地生灵”等牌匾。龙泉古井为唐朝至今的古迹,顺天圣母陈靖姑自幼食用此井水成长。古井为溶洞式水井,井底与众不同,藏有一个罕见的巨大涵洞,而且井水与闽江龙潭角祈雨处相通,常年是活水丰盈,所以至今清澈甘甜。
每年公历3月,陈靖姑故居都举办“临水夫人陈靖姑民俗文化节”,发放平安饼、天下娘奶回娘家、祭祀大典、文艺表演、巡安绕境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节活动,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了临水文化,圣母洪恩。文化节期间,海峡两岸各宫观代表、全球各地信众集聚闽江之滨、南台之岛,共同纪念这位保幼护婴的平安女神。
2014年2月24日,以“弘扬临水文化两岸共享平安”为主题的第七届(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在福州启幕,两千余名海内外信众汇聚于闽江滨,共举临水夫人陈靖姑祭祀大典。
由福州市仓山区举办的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旅游节,是以陈靖姑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突出闽台陈靖姑文化交流元素的民俗文化节系列活动。自2008年举办以来,至今已经连续举办至第10届,10年来,这一闽台两岸文化盛事为海峡两岸增进相互的了解,沟通相互的友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福州市仓山区下渡作为“妇幼保护神”陈靖姑的出生地,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靖姑信俗文化的发源地,自2008年举办陈靖姑民俗文化节以来,吸引海内外信众广泛参与。此次活动,就有21个来自台湾的顺天圣母宫庙及民间演艺团体参加。
当日上午,庄重的祭祀大典拉开了本届文化旅游节的帷幕。庄严慈祥的顺天圣母神像在闽台信众的簇拥下端坐在主祭台的正前方,来自两岸的50余个宫观代表神情肃穆,进行了15分钟的祈福仪式,钟鼓声后,司仪官高声颂扬临水夫人的功德,为百姓祈福送安。
与历届文化节不同的是,2014年主办方以一出融合歌舞、音乐、朗诵、舞台剧等表演形式的《娘奶的故事》情景剧贯穿整个活动,以福州少年的视角,从“祈福南台”、“感恩母亲””、“圆梦海峡”3个章节,再现请花求子、过关祈安、成人礼、祈福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为现场民众生动诠释了临水夫人扶危济困、保佑妇孺而深受百姓爱戴的民俗信仰传统。
陈靖姑是福建最有影响力的女神之一,信众遍布闽浙赣、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全球的临水文化信仰者达8000余万,尤以福建与台湾的信众最多,以此为纽带,两岸民俗文化专家学者及信众往返频繁,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推动了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常态化。
担任此次祭祀大典主祭官的台湾顺天圣母协会理事长赵守尧向现场民众忆起2012年仓山陈靖姑故居金身首次赴台巡安的盛况,“10多万台湾信众焚香参拜金身,盛况空前”。他认为,陈靖姑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一个响亮的民俗文化品牌,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往来交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5日上午,主办方还在仓山后山临水宫举办临水文化研讨会,闽台民俗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了陈靖姑信俗文化研究的新成果。